美國前總統川普多次聲稱台灣需支付「保護費」來換取美國的防衛支持,日籍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表示贊同,認為這樣的提議對台灣「很划算」,他舉例就像購買汽車保險一樣。矢板明夫言論引發熱議,網友大多抱持懷疑態度,認為這樣的說法簡單化了美台關係的複雜現實,甚至可能忽略了台灣的處境與需求。
矢板明夫的說法將美國的防衛支持比作保險,認為台灣向美國「交保護費」便能獲得安全保障。他舉例說明日本和韓國多數情況下,也透過分擔駐軍費用來換取美國的保護,使得這些國家得以無懼威脅、專注發展經濟。事實上,美日、美韓之間實際存在正式的軍事協議,台灣卻不具備類似條約,引發許多網友質疑。有網友留言,「保險費和保護費是不一樣的,一個有簽約,一個是強取」。
也有網友表示不滿,認為此說法過於片面,沒有顧及美國作為世界強權所負有的責任。部分評論指出,美國對全球防務的參與往往伴隨其國家利益,而非純粹出於「保護」的意願。網友開酸「只要符合美國的利益,就算你不交保護費美國一定會出兵保護你。一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就算你交再多的保護費,美國也不會出兵保護你。」還有人直接比喻像是「兄弟茶(又貴又爛的武器)都買了,還來要保護費?」
更有網友以烏克蘭局勢為例,質疑美國的承諾是否可信?反諷矢板明夫,「所以是指烏克蘭沒向美國買保險嗎 ?」、「看看烏克蘭,已經打了2年半,還沒結束。」烏克蘭的案例讓部分台灣人擔心,即便付了錢,美國是否真的會在台灣需要的關鍵時刻施以援手?認為矢板的回應似乎過於簡化,忽略了美台之間無條約保障的脆弱關係。
矢板明夫表示,以前的台灣想找人保護,但「捧著豬頭找不到廟門」,而現在廟門打開了,裡面有人在向台灣招手,難道不應該是趕緊進去,「以後就有神明保佑了」。網友對此顯然不買單,直言「怕的是,保護費一直收,但真的需要他時,跑得遠遠的沒他的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