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台中市完成63處易肇事路口、140處校園周邊改善 強化行人安全

市府去年完成63處交通部盤點的行人易肇事路口改善,以及140處校園周邊路口安全提升工程
市府去年完成63處交通部盤點的行人易肇事路口改善,以及140處校園周邊路口安全提升工程。圖:台中市政府 提供

【記者/顏欽賢 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積極推動人本交通改善措施,全面提升行人安全。市府去年完成63處交通部盤點的行人易肇事路口改善,以及140處校園周邊路口安全提升工程,並推動9項校園通學步道改善計畫。此外,市府也完成193處行人穿越線退縮、275座庇護島增設、820處綠斑馬設置、139處行人專用時相調整、478處行人早開時相規劃、212處標線型人行道建置,累計改善總長達22.7公里,全方位打造「台中好行」幸福城市。

加強車道標示-也提升道路平整度-完善用路環境
加強車道標示-也提升道路平整度-完善用路環境。圖:台中市政府 提供

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市府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推動各項人本交通改善計畫,採取標線型人行道、路口截角外推、車道配置調整、綠斑馬標線、紅燈倒數顯示、放大型行人燈號、行人號誌早開等多項措施,有效提升易肇事路口的行人通行安全。此外,學校周邊也增設通學區標誌、視覺化減速標線、綠底行人穿越道標線、行穿線照明燈,加強路口可見度與警示效果,提醒駕駛留意兒童與行人,確保通學安全。

提供民眾穿越馬路庇護空間-市府也於部分路口設置庇護島
提供民眾穿越馬路庇護空間-市府也於部分路口設置庇護島。圖:台中市政府 提供

為改善捷運高架橋下方照明不足問題,以及加強醫院、校園周邊等高行人流量路口,市府已設置79處行穿線照明燈,提升夜間行人安全。同時,為改善視距不佳的道路環境並降低無號誌路口的肇事率,市府已於全市41處建置智慧路標系統,透過警示設施提升用路人警覺,進一步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擴大路口等候空間-提升民眾安全
擴大路口等候空間-提升民眾安全。圖:台中市政府 提供

葉局長表示,市府將配合內政部於今年1月推動的「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推動計畫」,全面盤點並分析現有行人交通環境,擬定符合台中市特色的人本交通對策。未來,市府將持續與市民、學校、民意團體及專業學術機構合作,積極推動各項行人安全改善措施,落實「行人優先」的理念,讓台中成為更宜居、更安全、更有活力的幸福城市。

這篇文章 台中市完成63處易肇事路口、140處校園周邊改善 強化行人安全 最早出現於 暢NEWS – 新聞觀點,暢所欲言

Related Posts

1 of 2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