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評論》「尾巴搖狗」的台灣現況:側翼網紅操弄輿論 台灣社會的裂縫製造者!

近期一連串針對陸配的驅離與輿論風暴,逐漸揭露出一股讓人不安的現象:社會不再由理性辯論驅動,而是被極端情緒與網紅話術所操弄。從「亞亞」、「小微」遭監控般緊追出境,到政府部門對持中國身分證民眾高調點名,再到教育政策、銓敘作法與政治語言全面「抗中化」,無不透露出台灣社會正滑向危險的對立與集體沈淪。

這些事件的背後,不約而同浮現出幾個側翼網紅的身影,如「八炯」温子渝與「閩南狼」陳柏源。他們以「抗中」為名,行煽動之實,不僅在記者會鬧場、私下蹲點監控,甚至製作《求你快點打》等MV,高調挑釁中國領導人。荒謬的是,這類行為不但未遭約束,反而似乎得到某種默許與放大,成為賴政府「抗中路線」的輿論前鋒。

若只是網路聲量之爭尚屬言論自由範疇,但當網紅能神通廣大地獲得個資、緊逼個人隱私,甚至成為政策轉向的導火線,問題就不再只是「誰在說話」,而是「誰在指揮」。當教育部長鄭英耀因其影片而宣布封殺中國高校、內政部長劉世芳高調點名遭遣陸配「不是普通媽媽」、銓敘部配合要求公務員具結無中國身分,政府高層的話語與網紅內容驚人同步。如此「尾巴搖狗」,豈是民主社會所樂見?

再回頭看這些側翼網紅的動作,資源從何而來?行蹤、拍攝、直播、剪接、行銷,無一不是高度組織化操作,若非單憑個人力量,那麼背後的資金流向應接受全面檢視。正如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所言,這類操作是否挾西方智庫名義「出口轉內銷」,製造仇中恐慌,攫取政治紅利?她點出關鍵疑問: 這些側翼的錢從哪裡來?誰下的命令?

言論自由不該成為雙標工具。當網紅鼓吹「中共快打來」就能被稱作反串幽默,而陸配講出不符政治正確的言論卻要遭遣返羞辱,我們該問:標準是誰定的?劉世芳說「亞亞不是普通媽媽」、梁文傑指「區老師應該注意對國家的忠誠」,這樣的發言難道不是預設有罪?沈政男的批評一語中的:「你們是法官嗎?」

一個健康社會,應包容異議,尊重多元,而不是靠網紅鬥爭、靠情緒煽動來鞏固意識形態。若一切批評都能被抹紅、標籤化,那麼寒蟬效應將使人民噤聲、社會更形撕裂。而側翼網紅只需喊得夠響,煽得夠狠,便能蹭上版面、撈取資源,成為「仇中產業鏈」的新寵兒。

台灣不需要八炯、閩南狼這樣的角色,更不需要縱容他們的政府。當政權依賴側翼代為出征,當國家機器與意識形態勾連,台灣社會將難以回到理性對話的軌道。執政者不可忘記,社會和諧與言論自由,是他們首要維護的責任,而非可以為政治算計讓渡的籌碼。

讓我們共同抵制仇恨的操作,拒絕被情緒操弄,也提醒所有在權力場域中得利者: 別以為下一個不會是你 。

Related Posts

1 of 2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