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桃園報導

面對桃園市民對婦幼安全與性別平權的高度關注,張碩芳市議員今(2025)年提出三項重點施政建議,從通學安全、公園友善設計到人行環境整平,全面推動桃園成為一座「對孩子友善、對照顧者體貼」的宜居城市。
一、【通學安全升級】
打造「通學廊道 2.0」,設置智慧站牌與候車亭張碩芳議員建議市府整合教育局、交通局與工務局資源,持續推動校園周邊人本通行改善。應增設實體人行道與家長接送區,導入無障礙設施與夜間雙色溫路燈,提升孩童與接送者通行安全。
Dcard 桃園板近期熱議「某國小接送亂象」事件,凸顯市區通學路網需即
刻改善。
二、【性別友善公園】
公共遊戲場納入多元性別設計視角
張議員指出,目前兒童公園遊具設計多偏向特定性別角色,建議未來公園規劃須納入性別平權與年齡融合概念,設立遮陽區、休憩空間與共融遊具,並增加照顧者可用設施如哺乳區、親子廁所。
IG 帳號「桃園媽咪日常」批評新公園設計偏頗,引發百餘留言討論性別刻板印象問題。
三、【人行道與騎樓整平】
從民安路影片事件反思:城市通行不該是冒險針對桃園市多處人行道破損與騎樓高低不平問題,張議員建議市府優先處理學校、醫療院所與社區路段,並舉辦住戶說明會,加速取得協議施工,真正打造無障礙通行城市。
日前一段在桃園市政府行政園區(廈門街/縣府路口)拍攝的影片,顯示一位媽媽推嬰兒車在違停車輛與大車中穿越斑馬線,引發網友與國際友人震驚與譴責。
張碩芳議員強調:「真正有韌性的城市,不是只看得見發展速度,而是能否照顧每一位走在路上的人——尤其是無法自己發聲的婦女與孩童。」
影片網址:https://m.facebook.com/reel/1333084234129835/?referral_source=external_deeplink
這篇文章 張碩芳議員力促婦幼安全三大施政改革建立人本交通性別平權的桃園新日常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