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中山醫大附醫攜手原子能科技研究院 推動創新核醫藥物與AI臨床應用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25日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推動核醫藥物與AI影像平台在臨床應用中的發展,提升台灣醫療服務的創新性及國際競爭力,並為未來醫療科技領域的深化合作奠定堅實基礎。(圖╱中山附醫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孔亮云/台中報導】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中山附醫)蔡明哲院長與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以下簡稱國原院)高梓木院長25日簽署合作備忘錄,象徵著兩大機構在長期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深耕。這次合作將推動核醫藥物與AI影像平台在臨床應用中的發展,提升台灣醫療服務的創新性及國際競爭力,並為未來醫療科技領域的深化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中山附醫蔡明哲院長與國原院高梓木院長代表簽署,雙方期待在未來幾年內實現更多臨床應用上的突破,並在國際醫療市場中建立台灣的強大影響力。(圖╱中山附醫提供)   

中山附醫與國原院多年的核醫藥物合作已建立了深厚的默契,這次簽署備忘錄的目標為擴大核醫藥物的應用並延伸AI影像技術訓練與建置。中山附醫在AI技術應用及臨床研究領域擁有多年的經驗,能夠快速應對國原院的臨床需求,強化核醫藥物的研發。這次合作將憑藉國原院開發的核醫藥物,進一步提升中山附醫既有的技術平台和疾病診斷精確度,為患者提供更多創新的治療選擇。
   
國原院持續聚焦核醫藥物、醫學影像的落地應用,提升台灣生醫產業鏈之健全發展,期待借助中山附醫的臨床優勢,加速核醫藥物與其AI臨床應用,開創更多創新醫療服務。在這次合作中,雙方將擴大既有的合作項目,合作重點包括第三期肝功能造影劑多蕾克鎵(Dolacga)臨床試驗,第一期粥狀動脈硬化造影劑(鎵-68 APD)與攝護腺癌放射治療藥物(鎦-177 PSMA)的臨床試驗,以及延伸碘-123 MIBG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應用,進一步評估其在帕金森病、路易體失智症及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
   
中山附醫與國原院表示,這一合作將不僅提升台灣醫療水準,也將為全球患者帶來更多創新的治療選擇。隨著合作的開展,雙方期待在未來幾年內實現更多臨床應用上的突破,並在國際醫療市場中建立台灣的強大影響力。

Related Posts

1 of 26,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