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綜合

《民生廣場》中國周邊連環動盪 美國身影無所不在

民生電子報/編輯中心

近期國際局勢風雲詭譎,美國雖表面上安然度過了6月底前需償還的6兆5千億元國債壓力,但實質上只是透過將到期國債轉換為穩定幣,並以此抵押於多家銀行名義帳上,形同「借新還舊」,債務問題並未真正解除。此舉爭取到的短期財政緩衝期,似乎為美國提供了另一場戰略布局的空間。

示意圖(照片來源:亞洲電視新聞)

操弄南海局勢:以弱激強的戰略誘敵
南海情勢持續升溫。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近半年來頻繁以坐灘在仁愛礁的馬德雷山號為由頭,在美軍艦艇與軍機的配合下,多次與中國海警及船艦發生摩擦。這些舉動被視為企圖激起中國軍方反制行動,從而營造「強國欺凌弱國」的國際形象。然而,北京方面顯然識破其中戰略算計,持續保持克制,未陷入預設的軍事衝突陷阱。

示意圖(照片來源:亞洲電視新聞)

印巴軍事對峙:中國裝備撼動南亞均勢
美國副總統萬斯甫訪問印度,次日即爆發印度與巴基斯坦邊境衝突,令外界高度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在這場短暫衝突中,憑藉中國製的紅旗九防空系統、空警500預警機、殲-10C戰機與北斗衛星定位系統所構成的「超視距作戰體系」,取得6比0的空戰戰果,重創印度軍方士氣,並引發美印雙方關係波動。此役也讓中國在南亞軍售市場的影響力再度提升。

泰國軍隊砲擊柬埔寨邊境一處賭場(照片來源:亞洲電視新聞)

東南亞衝突升溫:泰柬開火背後的經濟利益與地緣壓力
近來,柬埔寨與泰國間爆發突發性衝突。起因包括柬國領導人洪森公開貝東丹總理的通話內容,引發政治風波,並因稀土礦產與灰色經濟利益(例如詐騙園區)而產生矛盾。雙方一度爆發邊境交火,泰國出動F-16戰機反擊,柬國則以重炮還擊,使局勢驟然升溫。

美國雖表面呼籲兩國停火,甚至以提高關稅作為警告,但外界質疑其調停誠意,尤其此前美方曾禁止巴基斯坦使用F-16應對印方挑釁,卻未對泰國動武設限,難免引發「雙重標準」之議。

朝鮮半島再現陰影:從傳單戰到條約干預
朝鮮半島情勢亦未平靜。韓國總統尹錫悅任內,曾批准使用無人機向北韓空投傳單,並曾一度準備實施國內戒嚴措施,但最終未成行。在新任總統李在明上任後,美國則企圖推動將台灣問題納入《美韓共同防禦條約》。儘管李在明曾明言「台海事務與韓國無關」,美方仍試圖施壓要求其改變立場,引發南韓輿論關注。

示意圖(照片來源:亞洲電視新聞)

結語:從「控亂以控局」到「邊緣火種」
從東北亞到東南亞,再至南亞,近期多起地區衝突與摩擦背後,皆難以忽視美國戰略身影。若將其視為一種試圖藉由周邊施壓中國、藉混亂穩定自身內部與經濟的手段,並非過於牽強。當債務與選舉壓力難解,美國或傾向以「控亂以控局」來重塑地緣優勢。當多數地區陷入不穩,美國既可充當仲裁者角色,也能在混亂中謀得戰略利益。

然而,當越來越多國家開始意識到自身只是棋局中的「出頭鳥」,國際輿論與秩序是否仍願買單美式主導,恐怕才是下一輪博弈的真正關鍵。(前民眾日報資深記者 屈文峰)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生電子報》立場※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國際局勢動盪加劇 美中角力隱現地緣火藥味

Related Posts

1 of 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