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新住民人口突破百萬 臺中舉辦論壇探討文化與職涯支持

1N7A4431.MP4 000021760
新住民人口突破百萬 臺中論壇聚焦文化傳承與職涯發展。圖:宋佳景 攝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隨著新住民人口突破百萬,占全國人口近4%,第二代逐步邁入職場與社會,臺中市政府法制局與民政局29日攜手壹元書院、高雄師範大學東南亞暨南亞研究中心,共同舉辦《新住民二代論壇—跨越文化 開創未來》,聚焦「文化傳承」與「創業就業」兩大主題,匯聚跨部會代表、學者、新住民與第二代代表,共同探討如何打造更友善的成長與職涯環境。

1N7A4441.MP4 000002320
新住民二代論壇—跨越文化 開創未來,聚焦「文化傳承」與「創業就業」兩大主題。圖:宋佳景 攝

論壇邀請金鐘獎入圍演員阮氏翠恆與廣播人阮氏貞,分享自身生命經驗,探討媒體如何形塑社會觀感。阮氏翠恆坦言,演藝生涯常被設定為「越南新娘」角色,她努力與導演溝通,希望呈現更真實的新住民樣貌。她說:「希望大家不只看到外表,更能聽見我們的聲音。」

阮氏貞則指出,媒體應為新住民打造「聲音的家園」,從單向播音到社群互動,節目不僅溝通,更成為理解與陪伴的依靠。她呼籲政府與媒體共同建立永續支持系統,讓新住民媒體成為穩定的發聲平台。

1N7A4314.MP4 000048320
論壇現場邀請多組新住民團體展演,呈現多元文化風貌。圖:宋佳景 攝

賽珍珠基金會榮譽董事長尤英夫指出,六成新住民女性曾遭遇異樣眼光或歧視,呼籲社會以理解、尊重、接納為基礎,避免將文化差異誤解為失禮。他強調:「唯有真正看見彼此,才能讓新住民成為台灣的家人。」

臺中市新聞局專門委員劉仲偉表示,市府近年積極透過多語影音、短片、市集等方式推廣新住民文化,期望大眾從同理心出發,讓新住民的真實故事被更多人看見。

1N7A4368
市集攤位展售多元文化特色產品,包括法國手工肉桂捲、印尼辣椒醬、藍染工藝等,吸引民眾駐足選購,場面熱絡。圖:宋佳景 攝

鳳凰藝能總經理趙善意指出,媒體敘事逐漸從弱勢觀點轉向文化主體,新住民應「入心、入主流」,用故事與信念打開認同之門。

逢甲大學講師梁金群來自馬來西亞,她分享以文學書寫記錄母親經歷,揭示新住民女性文化適應的困境。她曾因口音遭教師甄試主考官質疑,「口音不代表能力低落,更不代表不認同台灣。」

論壇也關注創業與職涯發展。葉麗玲老師從海巡署轉行創業,融合印尼文化創立親子甜點教室,鼓勵新二代發揮多元背景打造個人品牌。印尼新住民陳妍蓁長年推廣印尼舞蹈、擔任法院通譯與語言教師,呼籲家庭共學母語,傳承文化根脈。

1N7A4286
「春天女性成長協會」陶笛隊與在地媽媽共同演奏關懷長者。圖:宋佳景 攝

臺中市勞工局主任秘書施淑珠表示,台中新住民已超過6.5萬人,市府透過27處就業據點、職能訓練與創業輔導,協助新住民克服語言與資源落差。她分享一名新住民女性成功創立貝果品牌,透過青創基地開展事業。

臺大教授楊培珊指出,新二代在中學後的學習表現與本地生已無差異,雙語能力更具優勢。她呼籲建立自信與心理韌性,並以大學課程與USR計畫陪伴學生健康成長。

1N7A4381
壹元書院多年推動新住民議題,展出新住民創作者藝術作品。圖:宋佳景 攝

中山醫學大學教授顏啟華則建議,設置友善門診與通譯服務,提升新住民健康識能,改善語言與醫療溝通落差。

論壇現場邀請多組新住民團體展演,呈現多元文化風貌。越南新住民曾金釵擔任主持;「春天女性成長協會」陶笛隊與在地媽媽共同演奏關懷長者;「印證幸福舞團」融合印尼多族群舞蹈,展現族群共榮精神;「蒲公英舞劇團」透過表演訴說家庭與文化記憶。

1N7A4335.MP4 000001040
「印證幸福舞團」融合印尼多族群舞蹈。圖:宋佳景 攝

現場亦設有多元文化市集,展出新住民自製手工藝與美食,包括來自法國、上海、湖南等地的特色產品,展現跨文化創意與生活融合,讓多元文化在地扎根。

論壇第二場以「求職與職場」為題,臺中市副秘書長張大春與新住民代表進行深度對話。他表示,期盼透過政策、教育與社會合作,營造多元友善的社會環境。

壹元書院院長賴慕芬指出,書院多年推動新住民議題,正與國立台灣美術館與台中YMCA合辦《八方藝術節》,展期至8月底,展出新住民創作者藝術作品,呼應論壇主題,讓民眾透過藝術看見新住民生命故事。

臺中市法制局局長李善植最後表示:「從影像到文化實踐,我們看見媒體作為理解與連結的橋梁。期待持續推動對話,讓台灣成為真正多元共融的社會。」

這篇文章 新住民人口突破百萬 臺中舉辦論壇探討文化與職涯支持 最早出現於 暢NEWS – 新聞觀點,暢所欲言

Related Posts

1 of 3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