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醫師檢查後,發現曾中風過的蕭姓男子心臟三條冠狀動脈有嚴重狹窄現象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曾厚銘/彰化報導】
58歲的蕭先日前工作時因胸悶、冒冷汗緊急送員榮醫院急救,因其有高血壓、高血脂及中風病史,懷疑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安排心導管檢查,結果發現心臟三條冠狀動脈皆有嚴重狹窄。經轉由在員榮駐診的梧棲童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郭家誠醫師接手,團隊評估後採用「全動脈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進行治療,手術順利完成,術後一週即康復出院,目前門診追蹤狀況良好。
從事勞動工作蕭姓患者說,病發那天他抬起25公斤的糖包,突然感覺到胸悶,然後開始冒冷汗,喘不過氣來。被送到員榮醫院急診。員榮醫院院長、心臟內科張木信醫師檢查後發現,患者心臟的三條血管都塞住至少要放4、5支心臟支架,於是轉介心臟外科醫師郭家誠醫師。
郭家誠醫師指出,隨著年齡增長,受到長期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影響,血管內壁易堆積脂肪形成斑塊,造成血管狹窄與阻塞,導致心臟供血不足,進而引發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狀,需及早就醫。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心導管支架置放及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郭家誠醫師表示,考量患者年紀尚輕,因此採用「全動脈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將患者左手橈動脈及前胸內乳動脈來取代阻塞的血管。使用動脈相較於使用大隱靜脈而言,優點是長期的10年通暢率由五成提升至八、九成,且一樣住院一周左右就能出院。
郭醫師說,「全動脈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於年輕患者,此種手術方式更能提升繞道血管長期通暢性,只要配合醫囑、規律服藥且調整作息,便可使患者免於因為血管阻塞需再次接受心導管手術或二次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