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布將對台灣課徵對等關稅稅率20%,自8月7日生效,台股早盤一度下跌374點,不過,此一稅率對比4月首次宣布的32%稅率,已大幅下修,賴清德總統也在臉書表示,此為「暫時性關稅」,後續只要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很快地,台股跌幅收斂,截至發稿為止,跌點縮至約百餘點,整體市場氣氛並不恐慌。
櫃買指數則於早上9點32分領先翻紅上漲,之後一直維持漲勢,漲幅約0.6%~0.7%。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表示,本次應視為美國對等關稅的更新,放眼全球其他國家的例子,該稅率未來仍有變動的可能,目前美方尚未公布完整細節,未來是否涉及汽車與農產品市場開放,或擴大對美投資,仍有待後續談判結果釐清。
廖炳焜分析,對照日本與韓國的談判策略,兩國皆以大規模對美投資作為交換條件,其中,日本將對美國進行規模5500億美元投資,韓國則承諾向美國提供3500億美元的投資規模,並且大多聚焦半導體、能源等關鍵產業,顯示美方在談判中,高度重視外資承諾與產業協作,由此推估,台灣未來若欲爭取更有利條件,對美投資、汽車和農產品市場開放及能源採購將會是重要議題。
更重要的是,廖炳焜說明,這次的對等關稅稅率並不適用在關稅豁免清單以及新增豁免項目的總統備忘錄,代表與台股高度連動的半導體、伺服器、藥品原料、關鍵零組件、礦產與化工材料等台灣主力輸美商品,並非在本次新關稅的範疇,意即台灣半導體產業更大的影響,反而要看美國即將公布的「232條款」半導體關稅調查結果,台美之間是否能夠從現在仍在進行的貿易協商中,爭取到相較韓國、歐盟等國的半導體關稅待遇更佳的最惠國條款,才是最為關鍵的重點。
整體而言,廖炳焜分析,之前市場對關稅、匯率等做通盤推演,假設出現最差狀時對於今年台股企業獲利的衝擊,而目前來看,已不至於落入最差條件,且台股現階段有多項利多支撐,包括融資餘額維持低水位、輝達GB系列產品下半年出貨量穩定增加、電子產業樂觀看待,以及獲利下修潮結束等,台股至年底前表現無須看淡。
不過,廖炳焜也提醒,加權指數這波大漲後的本益比已接近17倍,加上從歷史數據來看,歷年8、9月指數往往跌多漲少,修正的可能較大,但從第四季將由AI題材帶動重啟漲勢的角度來看,將是另一波長線切入點。在選股上,不妨以佈局跌深題材股及長線趨勢股為主軸,電子族群以AI供應鏈、2奈米供應鏈、IC設計、IP、邊緣運算、光通訊、記憶體、低軌衛星、機器人、摺疊手機等為主,傳產則以生技、食品、特化為首要選擇。
上午11點半,總統府召開記者會,賴清德總統指出,20%關稅稅率,從一開始,就不是政府談判爭取的目標,後續將努力爭取更合理稅率,美方也表達有意願要談判。
至於談判內容,賴清德說,與美方簽有保密協定,協商完成前,雙方均不得對外透露,但等結果確定,將向國人與國會報告,也會取得國會同意。
國泰投信產品研究發展部協理楊正豪表示,今晨公布的稅率只是四月時公布的對等關稅稅率的更新,並不適用在關稅豁免清單(Annex II)以及新增豁免項目的總統備忘錄,且適用於現行20%稅率的商品,僅占台灣對美輸出商品總體的25.2%,其餘半導體、伺服器、藥品原料、關鍵零組件、礦產與化工材料等主力輸美商品,在232條款調查完畢後方能得知實際徵收稅率,目前仍按照現行稅率出口,受到對等關稅衝擊影響較小。
楊正豪補充,總統府發言顯示仍隱含台美後續有對話可能,磋商可朝三大面向展開談判,包括加大對美半導體投資力度,雖然美國可能對半導體加徵特定產業關稅,但仍有機會爭取給予一定的免稅通道或投資移轉的時間;第二,可參考歐盟、英國、日本、印尼等國家協談,朝向增加美國軍售與能源物資採購;第三,根據行政院統計,台灣對美平均關稅為6.5%,可從調降至趨邁於0%進行協談,其中,活體動植物產品、調製食品以及運輸工具的關稅較高,約坐落在9%-17%之間,應調整為重點協議目標,而根據行政院最新消息,農業補貼金額已提高至新台幣930億元。
目前美國已展開對半導體以及藥品進行232條款調查,該條規定旨在認定特定產品之進口是否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由於半導體關稅並不只針對半導體產品,更包括半導體製造設備(SME)及任何內含上述半導體或設備的終端產品,例如電子裝置、智慧型手機、資料中心設備等。也代表232條款上路後,台灣能憑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優勢為籌碼,有望爭取到優於如韓國、歐盟等國半導體關稅的最惠國條款。
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表示,台灣自中美貿易戰後已逐步將半導體、AI伺服器等關鍵生產線擴散至美、墨、印度、越南、菲律賓等國,除降低對等關稅的風險,也可更接近主要市場,強化在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關鍵地位。目前AI伺服器市場需求依舊強勁,預估2025年全球AI伺服器市場價值將達到3000億美元,年增46.1%,AI伺服器的出貨量預估將維持雙位數成長,台廠伺服器供應商營收將持續受惠AI浪潮之下。
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表示, 後續關稅談判稅率結果將牽動台股短期表現,建議在不確定期間持續透過定期定額、逢低加碼的方式累積市值型ETF單位數,針對風險趨向較為保守的投資人或退休族,則可考慮選擇防禦性較佳的高股息ETF適度布局,展望下半年隨著利空淡化、美國降息與《大而美法案》減稅利多發酵,加上AI伺服器出貨助攻,台股有望展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