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南方視角】專訪曾尹儷:核三公投是一場能源政策的民主審判

【南方視角】專訪曾尹儷:核三公投是一場能源政策的民主審判

南部最大聲/記者 曾志豪 高雄報導

《南方視角》本集邀請  台灣民眾黨高雄市黨部榮譽主委 也是碳權交易推廣協會永續長、全球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執行長曾尹儷 主題為 「除役之後,台灣能源政策的民主選擇」

訪談錄製之際,正值颱風「丹娜絲」重創南台灣,沿海地區大規模停電,民眾生活受影響,也再度引發能源政策的信任危機。綠能在極端氣候中表現出的脆弱、核能是否回歸的辯論,以及台灣民眾黨所推動的 「核三延役」公投,都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議題。

颱風之後:能源政策的信任裂痕

曾尹儷在專訪中提到,丹娜絲颱風讓民眾直面缺電的不安,許多抱怨指向「花了許多補助的綠電與光電,卻在最需要時無法供電」,更有農民批評光電設施占地、影響農作。她指出,綠能不是錯,但政府的規劃與執行方式必須重新檢討,否則再多的政策說明也難以贏回信任。

 「核三已除役」的公投還有意義嗎?

核三廠二號機已於 5 月 18 正式除役,政府也開始著手拆除規劃。面對外界質疑此時推動「核三延役公投」是否為時已晚,曾尹儷表示:「這場公投的意義,不只是為了一座電廠,而是 讓能源政策重新回到全民手中。」

她進一步強調,8 月 23 日的核三延役公投,是對民進黨錯誤能源政策的公投,要讓民進黨知道台灣人民真實的民意與想法
她直言:「真正付出代價的是每個台灣人,民進黨哪會付什麼代價?民進黨恐嚇台灣人民不補助台電,電不夠就要漲電價,但他們卻因為錯誤的能源政策,與綠能業者吃香喝辣、大撈特撈。山也是光電板、海也是光電板,結果在這次颱風後露出原形,造成環境浩劫。

 面對「假議題」指控:民主程序正受到挑戰

經濟部長郭智輝稱「核三公投是假議題」,民進黨多位立委甚至提出「大罷免」反制。對此,曾尹儷認為,這已不只是能源問題,而是「民主程序是否被尊重」的問題。她指出:「當執政者用標籤化的方式否定公投,就是在否定人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

 重啟理性討論,台灣需要跨越意識形態

過去「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後卻遭凍結,核能議題長期陷入藍綠對立。曾尹儷認為,台灣必須重啟一場 基於科學與數據的討論,而不是陷在情緒化的攻防裡。「如果社會有更多理性的討論,政府也提供透明數據,人民就能自己判斷要什麼樣的能源未來。」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民眾黨的主張   圖/台灣民眾黨

 民眾黨的能源願景:民主、穩定、可負擔

在專訪尾聲,曾尹儷強調,民眾黨不僅僅是推公投,更希望提出 穩定、安全又能負擔的能源藍圖,以應對 半導體、AI 等高耗能產業 的需求。
她說:「能源的選擇是國家的戰略選擇,也是每一個家庭的日常選擇。民眾黨要做的是,讓台灣走向一條由人民共識決定的能源道路,而不是被迫接受的單一答案。

這場訪談不僅談論核三,也觸及了台灣能源政策的核心議題—— 誰來決定我們的能源未來?
透過 8 月 23 日的核三延役公投,民眾黨想傳達的不只是核電問題,而是 恢復民主程序、揭露錯誤能源政策代價、並要求執政者真正聆聽人民心聲 的強烈訊息。

節目詳情

《成功電台》
播出時間:8月3日中午12點10分-12點40分
收聽頻道 成功電台AM936
按→直接線上收聽 

《南部最大聲》
 fb粉絲專頁
8月3日網路新聞報導 
 You Tube  

若錯過節目播出時間,8/4  17:00以後在成功電台官網-「隨選隨聽」收聽

延伸閱讀 《南方視角》系列訪問

Related Posts

1 of 3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