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新竹電/美國政府公告台灣進口商品稅率20%,高於日韓的15%。新竹縣工業會總幹事曾昭維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20%的關稅對很多台廠來說並未感到意外,甚至有些冷感,因為企業總是還要生存下去,所以很多台廠早已利用這幾個月的緩衝期進行各式各樣的避險自救動作,讓美國對等關稅的衝擊降到最低。 曾昭維,新竹交通大學電信工程系學士,長年在產業歷練,現為台灣電商發展協會理事長、新竹縣工業會總幹事。 曾昭維指出,美國公布對台關稅20%以後,台廠的反應普遍冷淡與平靜,因為大家早有心理準備,20%的關稅並未讓台廠感到太意外。美國對等關稅雖然從原本的32%降到20%,但匯率也從原本的1美元兌換新台幣33元,一直到現在的29點多元,讓很多台廠早已在這幾個月來想方設法去進行避險與自救。 他說,畢竟台廠還要生存下去,總不能一直僵在那裡,就算再怎麼不願意,也只能勉強接受,要不然能怎麼辦呢?所以現在很多台廠對美國客戶的報價都已提高,加上匯率波動的影響,也不斷在跟美國客戶進行溝通協商,盡量以犧牲利潤與降低成本的方式,來減少美國對等關稅造成的衝擊與影響。 曾昭維提到,以台灣最大競爭對手來看,日本和韓國商品輸美的關稅是15%,和台灣雖然差了5%,若以同樣的產品來看,過去日本和韓國的報價通常會比台灣稍微高一點點,所以未來彼此的報價會相當接近,但台灣還是相對便宜一些。 ![]() ![]() 曾昭維認為,相較於日本和韓國,台廠的靈活度還是高一些,所以只要相同產品的品質接近,台廠應該還是能保有一些競爭力,只是未來報價可能就沒有以前那麼漂亮,利潤當然也會相對少一些,但有接單總比沒接單好,台廠現在就只能見招拆招,過一天算一天。 台廠是否會對未來美國對等關稅再降有所期待?至少能像日本和韓國一樣是15%? 曾昭維分析,站在台廠的立場當然會希望關稅再降,但老實說,15%的關稅和20%真的沒差多少。當然能降關稅最好,但就算不降,台廠也不會因為那5%的差距就一直卡在那裡。因為台廠不會因為有沒有那5%就決定企業能不能繼續生存下去,日子總還是要過,只能自己想辦法生存下去。 |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新竹工業會曾昭維:20%關稅不意外須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