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

海洋教育嘉年華全台巡迴啟航 台中科博館站熱鬧登場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為增進全民對海洋的認識與關注,培養愛海、永續的核心價值,由指導單位海洋委員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科工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博館)共同舉辦2025「海洋教育嘉年華」巡迴教育活動,7日起來到台中的科博館了打造暑期最具影響力與啟發性的海洋教育盛,邀請大朋友、小朋友、家長、老師相揪出遊。

「海好有你!海洋教育嘉年華」7月剛在科工館快閃6日限定今起17正式在科博館登場,展出行動式、遊戲式的大型教具,都是全球獨家、飽含知識、創意十足,包含「波浪發電」、「洋流發電」、「離岸風電VR體驗」、「找回海洋顏色」、「海洋保衛戰」、「行動愛海洋」、及「捕碳高手」等,所有人都可以親手操作,探索海洋知識,體驗海洋科技的奧秘,了解海洋保育與永續的重要性,「做中學,學中玩」,感受海洋的奇妙與美好。現場更設有由玉豐海洋科儀股份有限公司協助開發的「水下無人載具」(ROV)互動體驗教具,搭配實機展示,讓參觀民眾近距離了解水下科技如何應用於深海探勘、能源維護與海洋科學研究等領域。透過寓教於樂的體驗設計,讓知識成為行動的起點,一同成為守護海洋的力量。

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任委員非常重視海洋教育,尤其生命起源於海洋,海洋不僅孕育萬物,更為地球提供超過50%的氧氣,也就是說,我們每呼吸的兩口氣中,就有一口來自於海洋。因此,海洋委員會管主委爭取4年總經費新臺幣39,400萬元推動全國海洋素養教育,強調透過實驗、操作、探索及驗證等多元學習方式,讓學生親身參與、深入理解海洋,唯有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實際接觸海洋知識,才能真正啟發對海洋的好奇與關懷,進一步建立對海洋的謙卑、感恩與敬畏的態度。這樣的價值觀不僅有助於提升學生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形塑海洋素養的關鍵。只有培養臺灣下一代具備正確的海洋觀,懂得如何與海洋共處、共融,才能共同邁向海洋永續的願景。

海洋委員會劉國列主任秘書致詞表示,保護海洋應成為全民共同的信念,更需要具備正確的海洋知識與觀念。為了讓海洋教育推廣到臺灣每個角落,海洋委員會辦理「海洋教育嘉年華」巡迴活動,自111年起,已到高雄、臺中、小琉球、澎湖、臺北、屏東、宜蘭等地,累積超過73,000人次參與,每一場活動不僅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進行親子體驗,還有不少國、高中生也主動投入,一起探索海洋的奧秘,達到海洋教育向下扎根的成效。此外,海洋委員會也於114116日頒布「海洋無障礙制度推動指引」,協同各相關部會、地方政府一起推動海洋平權共融,並獲行政院核定支持「海域遊憩安全暨親海無礙躍升計畫(115-118)」,總經費超過新臺幣4.1億,將協助地方政府強化海域遊憩安全、打造親海無礙環境及辦理無障礙親海體驗活動,讓所有人都可以體驗海洋的美好。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黃文山館長致詞表示,去年與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合作成立「中臺灣海洋保育教育中心」,是為推廣海洋保育教育、培養海洋生態人才重要基地,114627日至11553日,經由海洋保育署補助,於館內規劃「鯨掘」特展,包含臺灣島嶼的誕生與演變、當代鯨豚保育議題,體現自然與人類深層連結及海洋保育、共生的重要性,歡迎大家一起向海學習。

五大互動亮點,一次玩個夠!

1. 波浪發電親自製造波浪,感受海洋能量轉為電力的驚奇瞬間。
2. 捕碳高手透過動畫與遊戲,了解碳捕捉、碳封存,以及海洋與海洋生物如何成為地球重要的天然碳匯與儲碳小幫手!
3. 找回海洋的顏色駕駛艦艇閃避八爪海怪丟出的海洋廢棄物,體驗即刻淨海行動,還給海洋原本的清澈與繽紛!
4. 行動愛海洋12生肖海洋驛站吉祥物任你挑選,彩繪屬於你的簽署卡,許下護海承 諾,圖卡掃描後還會出現驚喜動畫。
5. 水下無人載具(ROV)的奇幻之旅模擬操控ROV,完成「深海探勘、風機檢修、海底攝影」等挑戰,認識深海前沿科技。

展覽日期:11487()817(),週一為休館日,展覽時間:每日10:00–12:0014:00-16:00,展覽地點:科博2F  地球環境廳。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科博館盛夏啟航 移師台中10天限定  2025海洋教育嘉年華 

Related Posts

1 of 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