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大罷免過後!藍營諸侯聲勢漸壯 誰是下個接班人?

大罷免結果未如綠營預期,藍營以「區域聯防」策略成功守住既有國會席次,諸侯聲勢也隨之升溫。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觀察,追蹤四位藍營地方首長、立法院長韓國瑜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自6月1日以來的「反罷免」網路聲量,結果顯示,韓國瑜依舊是國民黨內最具代表性的精神領袖,其高話題性與情感動員力持續引發關注;而台北市長蔣萬安則在此次行動中積極表態、動作頻繁,聲量穩定上升,逐漸展現作為藍營潛在接班人的影響力。

觀察過去兩個多月「反罷免」的網路聲量,立法院長韓國瑜以142,085則居首,台北市長蔣萬安以138,510則緊追在後,排名第三的是台中市長盧秀燕,聲量為123,518則。從相關話題來看,韓國瑜雖身為立法院長,聲量來源仍多集中於其鮮明的個人特質與政治風格,延續其一貫的高話題性,至今仍是藍營內極具代表性的政治人物。蔣萬安則在近期聲量穩定上升,透過明確立場及態度逐步累積曝光度,被視為藍營內的後起之秀。至於盧秀燕,則多因市政議題、造勢活動、颱風應對及「粉底風波」等事件引發關注,尤以批評「執政黨忙大罷免不去救災」的言論引起廣泛討論。

立法院長韓國瑜在此次反罷免行動中被視為藍營的精神領袖,其一貫鮮明的個人風格使他長期成為輿論焦點,隨著大罷免日期逼近,相關聲量起伏更為明顯。7月13日,韓國瑜出席反惡罷說明會,當場「金句連發」,引發網友熱烈迴響,留言「票投不同意」力挺。7月20日,媒體報導他赴花蓮替傅崐萁站台僅短暫停留,演說重點集中於反罷免,雖遭部分媒體質疑誠意,卻有網友反駁「本來就不是吹捧大會」,呼籲外界勿刻意帶風向。7月25日大罷免前夕,韓國瑜再次公開聲援藍委,直言「是在賣命」,強烈表態再度推升網路聲量,並獲得廣泛支持,有網友留言「風雨無阻投不同意」,展現號召力與情感動員能力。

台北市長蔣萬安的聲量穩居第二。6月28日,蔣萬安陪同立委王鴻薇掃街反罷時遭民眾嗆聲「繳稅不是要養共匪」,引發網路熱議。對此,不少網友反擊「繳稅也不是為了養綠共」,各陣營支持者在網路上爆發激烈交鋒。7月13日,蔣萬安與多位藍營要角出席反罷造勢活動,為徐巧芯、王鴻薇等人站台,高喊「別讓勇士孤軍奮戰」,現場氣氛熱烈使徐巧芯落淚,再獲支持者力挺。選前之夜(7月25日),蔣萬安於凱道再度明確表態,批評「票投不同意就是教訓賴清德」,並酸賴「說要團結,但連團結十講都講不全」,發言一出引發現場譁然,聲量快速推升。

罷免案最終於7月26日宣告失敗,媒體隨後報導指出,蔣萬安在此次反罷行動中展現高度積極性,除了公開對抗綠營議員,更協助北市五席藍委守住選區挑戰,進一步鞏固其黨內協調與動員能力,聲量持續上揚。

綜觀近兩個多月「反罷免」相關輿情表現,韓國瑜仍被視為藍營內高度代表性的人物,其個人風格與議題掌握能力持續成為輿論焦點,在行動與聲量上展現強大動員力;蔣萬安則以穩健態度與明確立場,在多場反罷場合中扮演重要角色,聲量節節上升,強化其作為「藍營諸侯第一人」的政治定位。此次反罷行動不僅讓藍營成功守住選區,更突顯出黨內聲量結構的轉變,焦點逐漸從單一領袖擴展至多位地方要角。在這樣的氛圍下,蔣萬安的角色正逐步從地方治理者向黨內潛在接班人轉變,未來在藍營整合與布局中的表現,值得持續關注。

Related Posts

1 of 33,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