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中鋼集團企業工會
南部最大聲/記者 鄭司文 高雄報導
中鋼集團企業工會今(12 )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經濟部部長郭智輝於8月11日「美國加徵關稅對車輛零組件產業影響座談會」中,再度要求中鋼「讓利」給中下游業者,讓中鋼承擔政策成本,與今年4月在「美國對等關稅產業應變論壇」的發言如出一轍。當時本會已嚴正指出,郭智輝身為中央部會首長,竟然無視公司治理原則,損害股東與員工權益,如今卻再次跨過中鋼董事會,逼迫中鋼!
【讓利鋼承擔政策責任,員工卻無像國營事業的保障】
作為「重工業之母」與國防工業的核心支柱,中鋼正承受多重壓力,卻得不到政府實質協助,反而一再被要求讓利。歷來,中鋼同仁努力節省成本,是讓股東獲利,並提升員工薪資以照顧家庭;長期以來中鋼也配合政府穩定物價,「讓利鋼」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名詞。去年,中鋼為配合風電國產化政策,興達海基業務最終虧損64億元,郭智輝竟僅回應「虧損當然要中鋼扛,中鋼經營層好好省思」。而為解決風電契約問題,由經濟部主導成立的台灣智慧電能公司,更強迫中鋼投資,甚至放話威脅「買不到綠電不要來找我」。但如今,中鋼陷入虧損,產銷獎金長期未發放,員工年收入大幅下降,#中鋼長期承擔政策背負國營事業的責任,#員工卻沒有像國營企業有年終4.6個月的保障,也沒有像國營企業虧損由國家承擔。
【政府未提供實質幫助,讓中鋼自生自滅】
去年中鋼針對中國大陸特定鋼品提出反傾銷案,遲至今年財政部與經濟部才初步認定確有傾銷事實並造成實質損害。曠日廢時的調查,最終僅裁定最高20%的反傾銷稅,而中鋼這段期間已經由盈轉虧,這些特定鋼品中鋼早已低於成本價銷售,而據報載中鋼內部人士表示,即使課徵臨時傾銷稅,中國鋼鐵價格仍更低,稅率至少要達50%才可能有效。此外,同時中鋼還要面對來自大陸小鋼胚與韓國電磁鋼的傾銷壓力,以及明年中鋼還將面臨碳費徵收的新挑戰。中鋼現今要獨自承擔政府政策風險,被要求讓利中下游,同時還要面對中國低價傾銷與碳費負擔。然政府在需要冤大頭時才想起中鋼,這種「軟土深掘」的行為,無異於動搖台灣鋼鐵產業這棵大樹的根基。
【若經濟部執意逼迫中鋼讓利,本會不排除北上抗爭】
本會呼籲,中鋼集團全體員工應持續關注「讓利」與重大投資政策,並嚴正要求經濟部別再強壓中鋼配合政府政策,而是提出具體方案協助中鋼全力推動鋼鐵產業的健康發展,並讓中鋼依公司治理原則正常經營,優先照顧股東與員工,才能與客戶共榮共存。若經濟部仍執意逼迫中鋼讓利,本會不排除北上抗爭。
台灣加油!政府加油!中鋼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