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下次什麼時候還有?」當屏東縣里港國小的孩子在颱風天因停課失望落淚時,國立高雄大學西洋語文學系(西語系)學生才真正感受到,這場雙語夏令營的意義遠超過教學本身。營隊8月11、12日登場,透過英語教學、科學實驗與環保創意,讓教育優先區的學童在玩樂中學習,也在互動裡找到自信與成就感。
活動由西語系李姸霈與朱苡宣領軍,志工團隊包含西語系吳芸瑄、屏東女中蕭瑾鈞,以及屏東高中陳子涵、葉恩齊。籌備過程歷時數月,團隊設計跨領域課程,讓孩子們在「寓教於樂」中突破語言障礙,不只是學英語,更學會合作、思考與表達。李姸霈說,能回到母校里港國小帶領營隊,是多年以來的夢想,如今靠教育部計畫支持得以實現,格外珍貴。
課程設計創新且趣味十足。「會行走的機器人」單元將重力原理與資源回收結合,孩子們用廢電池、紙箱與竹筷打造出小機器人,既動手實驗,又潛移默化吸收環保觀念;另一堂「海盜記憶大考驗」則透過遊戲訓練專注與記憶,讓孩子們思考數位時代對腦力的影響。輕鬆氛圍中,學童笑聲不斷,家長也對課程設計讚不絕口。
朱苡宣坦言,自己通勤往返台南與屏東雖然辛苦,但當看到學童投入參與、課堂踴躍舉手,她立刻覺得一切努力都值得。吳芸瑄則觀察到,不少原本害羞的孩子逐漸放膽表現,不僅敢用英語交流,更樂於嘗試團隊挑戰。
學童的收穫最能說明一切。陳姓學生興奮分享,在營隊裡接觸到課本外的新知識,每堂課都像一場冒險;林姓學生則笑說,團體遊戲讓他交到許多新朋友,也體會合作的重要,收穫滿滿。甚至有學生表示,這兩天比一整學期還精彩,讓他期待每天早早到校。
家長們的回饋同樣熱烈。有人表示孩子回家後,會主動分享營隊所學,甚至拿著課本要求自己「一起說英文」;也有家長笑說,這還是第一次聽到孩子「迫不及待想上課」,當營隊因颱風停課時,孩子甚至紅著眼眶,足見這段學習經驗在他們心中的重量。
這場由高大西語系學生策劃的雙語營隊,不僅替教育優先區帶來多元學習資源,也成為志工們寶貴的教育現場。對學童而言,是開啟世界的一扇窗;對志工而言,則是落實社會責任的實踐。高雄大學也再次用行動證明,教育關懷與社會服務並非口號,而是真正能改變孩子人生的一盞燈。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屏東 #里港國小 #高雄大學 #西語系 #雙語教育 #教育優先區 #夏令營 #環保教育 #英語學習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