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立法院今(25)日質詢中,立委林岱樺指出,台美關稅談判關乎台灣產業命脈,行政團隊必須對外即時澄清,是否「有到該到的地方、有見到該見的人、有提出保護產業的台灣原則」。她進一步要求政府清楚交代三大原則:投資美國的界線與規範、農產品開放的底線,以及守護「護國神山」的決心,展現完整的談判態度與捍衛產業的決心。
並且向國民保證:「沒有不當投資、沒有喪權辱國、沒有出賣台積電」,並積極爭取「降低關稅、232條款合理結果、不疊加關稅」。以3有、3沒有、3原則、3爭取,捍衛台灣產業利益。
林岱樺強調,政府在台美談判過程中,不能為了部分高產值的科技產業,而犧牲養活最多勞工的傳統產業與農業。林岱樺要求行政院拿出具體對策與決心,避免台灣產業在國際競爭中陷入孤立。
林岱樺指出,美國以「232條款」為由,對鋼鐵、鋁材等產業課徵高達50%關稅,甚至正在研議對半導體、晶片、能源、資通訊等產業課徵300%關稅。她質疑行政院是否將科技產業當作談判重點,而讓傳產與農業成為可犧牲的籌碼。
她進一步表示,雖然半導體、ICT等高科技產業貢獻台灣約6兆元產值,但其就業人口僅121萬人;相較之下,傳產與農業相關從業人口超過250萬人。政府想救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卻可能會犧牲傳產和農業,如果衝擊未來可能發生,政府現在就要有對策。
針對傳產困境,林岱樺指出,許多北高雄廠商正面臨「沒單等死、接單找死」的困境,甚至有人因經營困難面臨房屋法拍。她呼籲政府不能坐等業者自行申請補助,而應主動下鄉!請中央派出政務委員或同等首長,至高雄設立跨部會單一窗口,協助傳統產業轉型。
在農業方面,林岱樺提醒,美國是農業大國,未來若開放美國農產品進口,台灣農業勢必受到衝擊。她強調農業除了糧食自給率,更承載文化記憶與庶民飲食習慣。她要求政府積極透過冷鏈物流、產品認證、海外市場拓展,協助農友提升競爭力,並建議在高雄旗山、美濃地區興建冷鏈物流倉儲中心,作為東九區及南部農產的產銷平衡據點。
最後,林岱樺具體要求行政院盤點可能受衝擊的傳產與農業,並編列至少百億預算,提供融資利率補貼、設備升級獎勵與海外參展補助,以確保台灣產業在全球競爭中能持續站穩腳步。
林岱樺強調,台美談判不能只算經濟數字,更要顧及台灣數百萬勞工與農友的生計,唯有產業與就業並重,才能讓台灣在國際舞台上兼顧競爭力與社會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