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中國7月工業利潤年減1.5% 官方「反內卷」政策見效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數據,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1.5%,雖仍為負值,但相較6月降幅4.3%與5月的9.1%,跌幅明顯收斂。中國官方強調,近期針對「惡性價格戰」加強監管,已逐步改善企業利潤表現。

累計今年前7個月中國工業企業利潤下滑1.7%,其中,礦業受需求疲弱與價格下跌拖累,獲利大減31.6%;製造業與公用事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供應)則分別年增4.8%與3.9%。國有工業企業獲利減少7.5%,但外資與民營企業則小幅成長1.8%。

原材料製造業表現亮眼,7月獲利大幅成長36.9%,扭轉6月仍虧損5%的局面。鋼鐵及煉油廠重新轉虧為盈,不過消費品製造業仍持續下滑。

經濟學人智庫(EIU)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表示:「反內卷措施初步見效,反映在利潤率的輕微回升。」文中提到的「內卷」(neijuan),意指中國經濟長期過度競爭,導致價格戰惡化。

外界關注中國官方本週將公布的8月製造業PMI,市場預期數據將呈現連續第5個月落在榮枯線下方。高盛則預估,民間的「RatingDog中國製造業PMI」(前身為財新PMI)有望回升至50,顯示出口增長帶來支撐。

工業利潤向來是反映企業投資意願的關鍵指標,但中國工廠出廠價格(PPI)在6月至7月間持續惡化,且創近兩年低點,凸顯中國國內需求不振與產能過剩等多重壓力。

顧問公司Teneo董事總經理吳佳柏(Gabriel Wildau)指出,「反內卷運動既是經濟也是政治訊號,(中國)領導層意在對企業與投資人展現關切,即便政策回應仍屬漸進。」吳佳柏提醒,若市場壓力未緩,通縮或低通膨可能持續,最終將迫使中國產業加速整併或淘汰落後產能。

Related Posts

1 of 3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