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漾新聞|余曉怡奪國際雙料大獎 台灣管風琴驕傲登世界舞台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台灣管風琴藝術家、璞藝文化藝術國際藝術總監余曉怡,再度以超凡琴藝震撼國際舞台。她在2025年榮獲美國洲際音樂大獎(ICMA)「最佳演奏家」大獎,同時於全球音樂大獎(GMA)摘下「銀獎:最佳演奏家」殊榮,成為國際舞台矚目的雙料贏家。高雄市議員林智鴻27日盛讚,她在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入圍者中脫穎而出,不僅展現台灣管風琴藝術的厚度,也將台灣聲音推向全球,並期待10月24日於衛武營國家音樂廳再度帶來一場國際級藝術饗宴。

洲際音樂大獎自美國洛杉磯發起,於台灣時間8月25日晚間公布,評審團由好萊塢與國際音樂產業專家組成。今年共有來自68國的音樂人角逐,涵蓋流行、古典、跨界等多元領域。能在競爭激烈的舞台上脫穎而出,顯示余曉怡的演奏技巧與藝術感染力已獲得國際專業的高度肯定。

她同時以代表作《島影琴深》音樂會,於三月舉辦的全球音樂大獎中一舉奪下五座銀獎,其中包含「最佳演奏」肯定。這部作品結合她長期推動的「文化科技」理念,將管風琴的莊嚴音色與台灣島嶼風景、人文記憶融合,再透過數位AI科技呈現。其跨界創新與深刻文化底蘊,受到評審團盛讚,成為國際樂壇矚目的新典範。

余曉怡回顧歷程時動情表示:「這是十多年來每日與樂器對話、無數個夜晚練習的印記。管風琴龐大而複雜,甚至有些孤獨,但我願選擇它,因為它能承載土地的記憶與台灣的聲音。」她強調,這份榮耀不僅屬於個人,更屬於所有支持她的力量與信念,她希望透過音樂讓世界聽見台灣。

她認為,古典演奏家同樣能突破傳統框架,在國際樂壇展現不同於主流的價值。如今,她正全力投入十月即將於高雄衛武營舉辦的《島影琴深:余曉怡管風琴音樂會》籌備工作,盼為樂迷打造結合管風琴與數位科技的藝術饗宴。

該音樂會由製作人林昭憲領軍,余曉怡親自總策畫,將於2025年10月24日再度登上衛武營國家音樂廳舞台。節目亮點包括巴赫經典、蕭泰然作品與台灣民謠旋律,並融合國寶畫家陳輝東、陳香吟的影像創作。她同時邀請小提琴家李宜錦、大提琴家黃子維、薩克斯風手蔡佳修、那娜擊樂二重奏及導聆邢子青同台演出。舞台設計更由工研院與黑川互動媒體藝術聯手,透過XR與生成式光雕打造沉浸式體驗,將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勢必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音樂盛宴。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余曉怡 #管風琴 #國際音樂大獎 #島影琴深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Related Posts

1 of 3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