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美印貿易摩擦持續僵持 莫迪刻意訪中尋求「三角平衡」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本週末將出席在中國天津舉辦的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預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俄羅斯總統普丁同台。目前美印貿易摩擦陷入僵局,事實上,中印邊境也不安寧,莫迪此刻訪中,凸顯印度正積極尋求國際舞台上的「三角平衡」。

美國是印度最大出口市場,年額約870億美元,約占印度總出口五分之一,目前部分印度出口商品稅率已高達50%。根據《CNBC》報導,美國正式對印度商品加徵鉅額關稅,主因除了是尋求貿易平衡,另一部分是對印度購買俄羅斯原油屢勸不聽的懲戒。據悉,受影響的印度產業包括古吉拉特的鑽石加工、蒂魯普爾的成衣製造、以及喀拉拉的海鮮加工,上述產業均涉及大量就業人口。

儘管美印雙邊在防務、半導體供應鏈、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戰略合作持續深化,貿易摩擦卻難以緩解。印度是全球第三大原油消費國,每日進口逾500萬桶,俄羅斯原油占比自2021年的1%升至目前逾35%,每日進口約175萬桶,分析師估計,自2022年以來已為印度節省超過170億美元,顯著抑制國內通膨。

同時,俄羅斯仍是印度主要軍火供應國,對此,美國官員砲轟印度以高於G7 60美元上限的價格購買俄油,再出口精煉燃料至歐洲,為求「套利」背棄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制裁。前印度央行總裁拉拉詹(Raghuram Govinda Rajan)提醒,新德里應警惕過度依賴單一能源來源,避免外交陷入被動處境。

據《彭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年3月啟動關稅戰之後,中國開始與印度接觸,雙方關係如今正迅速回溫。莫迪時隔七年首度訪中,儘管這次峰會被定位為多邊合作契機,但中印矛盾問題難解:

  • 2020年邊境衝突導致至少20名印度士兵喪生,雙邊高層交流隨後陷入停滯
  • 印度封禁數百款中國應用程式、收緊外資規範,並推動「自立自強」政策
  • 雙邊貿易額仍達1180億美元,印度進口遠高於出口,經濟依賴難以切斷

報導分析指出,莫迪這次訪中恐難有重大突破,但至少顯示印度願意保持對話管道,同時在戰略布局上持續深化與美國合作。在全球地緣政治與貿易摩擦加劇之際,印度須兼顧夾在美中之間的「三角平衡」,更力圖避免外交關係「顧此失彼」。

Related Posts

1 of 35,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