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美國正式終止小額免稅制度 包裹全面課稅波及全球電商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政府宣布,自美東時間本週五凌晨12:01起,所有進口包裹將不再享有800美元以下關稅豁免(de minimis exemption)待遇,自此結束從1938年以來實施的優惠制度。這也代表 全球跨境小額包裹未來進入美國將一律課徵關稅,勢必對全球電商物流與消費者帶來重大影響。

根據《路透》報導,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表示,過渡期至2026年2月28日,外國郵政系統可選擇繳交固定稅額:

  • 80美元:關稅率低於16%的國家(如英國、歐盟)
  • 160美元:關稅率介於16%至25%國家(如印尼、越南)
  • 200美元:關稅率高於25%國家(包括中國、巴西、印度、加拿大)

過渡期結束後,將全面改為依包裹價格徵收「從價稅(ad valorem)」制度。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表示,此舉將「堵上致命漏洞」,阻斷毒品與違禁品流入,同時每年為美國財政增加100億美元收入。另一名高階官員強調,終止這項優惠是「永久性變革」,恢復免稅額的任何提案將「無疾而終」。

2015年,美國將免稅額從200美元提高至800美元,原意是扶持中小型電商,隨著川普第一任期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SHEIN、Temu等跨境直郵模式大肆興起,並利用免稅漏洞快速擴張。根據統計:免稅包裹數量自2015財年的1.39億件,快速激增至2024財年的13.6億件,將近十倍爆增;自2025年5月2日取消小額免稅後,光是來自中國與香港的包裹,CBP已額外徵收4.92億美元關稅。

未來,所有由快遞業者(FedEx、UPS、DHL)承運的包裹都將照常徵稅稅額,且由業者代收代繳;部分外國郵政機構暫停寄件至美國,但英國、加拿大、烏克蘭等已確認出貨維持正常。至於對台灣影響,中華郵政宣布自8月26日起,暫停收寄發往美國商品類郵件,受影響範圍包含國際商品快捷、國際包裹、國際e小包、國際掛號小包及國際平常小包等。民眾如有寄往美國商品類郵件的需求,仍可透過營業窗口提供的DHL、FedEx等商業快遞代收服務寄送,不過費用恐隨之增加。

分析師指出,此轉變將推高美國消費者跨境購物成本,並迫使外國電商重新調整定價策略與物流模式。美國國際郵件運費與處理成本可能進一步上升,對中國、印度及東南亞等出口企業衝擊為最。

Related Posts

1 of 35,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