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部最大聲/ 地方中心
圖 /曾雅莉
號角新聞網 / 地方中心 報導
在這個社會的角落,有一群從小發病、終身需要照顧的孩子——他們是雷特氏症病友。他們不能說話、無法自理,卻擁有靈動清澈的雙眼。他們的存在,是對社會良善與同理的深刻呼喚。財團法人台北市景福宮,便是聽見這份呼喚並以行動回應的力量。
圖 /曾雅莉
景福宮表示,之所以決心支持雷特氏症病友,是因為這些孩子的命運太早被疾病改寫,卻也最值得社會溫柔以待。「他們從小就與苦難並行,更需要社會的溫暖陪伴、理解與資源支持,這不僅是一種幫助,更是一種社會責任與人道精神的體現。」
秉持著「信仰不只是儀式,更是行動」的理念,財團法人台北市景福宮將對雷特氏症家庭的支持視為信念與公益精神的延伸。這不只是一項慈善捐助,更象徵社會應對罕見病家庭給予更多接納與重視。每一份實質援助,都是在為一個孩子、一個家庭,點亮生命的微光。
社團法人臺灣雷特氏症病友關懷協會理事長黃偉祥表示,感謝景福宮的支持與慷慨,讓協會與病友家庭感受到社會的溫度與力量。「這份善意,不只是物質上的援助,更是對孩子生命價值的認可。我們期待社會各界看見這群沉默卻堅強的孩子,一起關注、一起改變。」
▲圖/曾雅莉
▲圖/曾雅莉
這是一場從心出發的旅程,更是一份不求回報的承諾。在黑暗中點燈的人,是讓世界變得柔軟與美好的真正力量。財團法人台北市景福宮用行動詮釋信仰與社會的連結,也為這群從小就與命運搏鬥的孩子,照亮了一條有希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