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美國流行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的歌曲被媒體報導能喚起失智症患者快樂回憶,讓「音樂療法」再度受到社會關注。不過高醫岡山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楊淵韓強調,音樂確實在延緩失智症認知退化上有科學依據,但關鍵不在特定歌手,而是選曲是否能觸動患者生命經驗與情感共鳴,才能真正發揮療效。
楊淵韓同時擔任國衛院高齡研究中心失智研究與防治專家小組召集人,他指出,音樂對失智症治療的原理可分為「內容」與「曲韻」兩層面。歌曲的文字內容與文化背景會影響共鳴效果,同一族群的懷舊歌曲往往最能引發記憶連結;至於旋律與頻率,則可跨越文化,像莫札特的音樂就被證實能使患者情緒穩定。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系自2005年起投入音樂療法研究,累積近二十年成果。楊淵韓分享,高醫過去研究讓健康高齡者聆聽佛教「海潮音」四個月,結果顯示能延緩認知功能退化,對情緒穩定亦有助益。後續運用於失智症患者,同樣發揮正面效果,顯示音樂的力量不容小覷。
為進一步驗證療效,高醫團隊與台達電子合作,研發出40赫茲(Hz)「自然音樂」。細胞實驗證實,該頻率可減少20%至30%類澱粉蛋白沉積,並活化神經膠質細胞,相關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未來將推廣讓更多患者受惠。
楊淵韓建議,照顧者應選擇與患者成長背景或生活經驗相連結的音樂,例如年輕時常聽的懷舊歌曲,或是患者熟悉、喜愛的曲目,最能引起深層情感與記憶,進而幫助情緒安定。高醫團隊也計畫將40赫茲「自然音樂」釋出,作為低成本、無副作用的輔助療法。
至於藥物治療方面,楊淵韓透露,高醫附設醫院已於9月起為兩名早期失智症患者施打單株抗體藥物,雖然藥價高昂,但結合音樂等非藥物介入方式,將有助於提升治療完整性。音樂療法不僅能降低照護成本,也能讓患者在熟悉旋律中,重拾情感與記憶的光亮。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醫 #泰勒絲 #音樂療法 #失智症 #楊淵韓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 Home
- 漾新聞|聽泰勒絲歌曲助抗失智?醫曝關鍵在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