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花蓮報導


為增進心理健康促進與精神疾病照護服務經驗交流,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於今(4)日由副局長林碧芬率領心理健康科與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同仁,偕同社會局等跨局處團隊近70人,至花蓮縣衛生局及花蓮縣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實地參訪,由副局長鍾美珠接待,雙方為促進心理健康服務推動,展開縣市間專業經驗的深度交流,展現花蓮深耕心理健康與成癮防治領域的卓越成效,已成為他縣市學習與觀摩亮點。
花蓮縣衛生局朱家祥局長表示,花蓮縣幅員遼闊,族群多元且偏高齡化,特別是在原鄉及偏鄉社區,心理健康需求更具多樣性。為此,花蓮縣於110年全國首創,整合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及精神科門診,設立「花蓮縣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推動一條龍的心理健康照護體系,落實「在地、可近、友善」的服務理念。
主要推動六大業務核心,包括:心理健康促進與識能教育、心理諮商與危機個案介入處遇、成癮個案管理(藥癮、酒癮)與家庭支持、原住民族與多元文化心理健康服務、精神醫療門診整合與社區延伸照護、跨網絡合作與資源整合服務推動。
朱局長指出,花蓮縣以「早期發現、即時介入、持續支持」為原則,推動「社區為單位」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統,透過北、中、南三區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花蓮市、鳳林鎮與玉里鎮),主要功能為提供在地化、可近性、個別性的心理健康服務。讓民眾服務有感及不須舟車勞頓到醫療院所,在住家附近就能接受便捷、親切、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全面涵蓋全縣的社區心理防護網,讓服務深入偏鄉、落實普及。心理健康是衛生政策長期關注的重要議題,致力推動「身心同照、資源就近」理念,期望打造每位縣民都能「被看見、被接住」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團隊也分享都市型社區心理健康推動之實務經驗與挑戰,包括如何面對高密度人口區域的高壓生活環境、建構心理諮商資源網絡、強化橫向跨單位協調等策略。雙方針對偏鄉與都市場域下的資源配置、危機通報與個案處遇、社區心理支持推展模式、創新及跨專業合作機制及強化專業人員交流合作等面向進行深入探討,彼此收穫豐碩。此次交流活動不僅是雙方政策理念與實務經驗的互相借鏡,更展現彼此對心理健康與精神疾病照護議題的高度重視,也為未來更緊密的合作奠定基礎。
花蓮縣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提醒,若自身或身邊的親友有心理困擾,可撥打24小時免費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花蓮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電話03-8351885、鳳林鎮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電話03-8760208、玉里鎮社區心理衛生中心03-8888002,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08:00~12:00及13:30~17:30,相關活動及衛教訊息歡迎上花蓮縣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網站查詢https://dapc.hlshb.gov.tw/。
這篇文章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率跨局處團隊至花蓮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參訪與經驗交流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