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呂崑富 睽違350天,房市終於等到天降甘霖  新青安貸款鬆綁,救急還是救本?

呂崑富-睽違350天,房市終於等到天降甘霖- 新青安貸款鬆綁,救急還是救本?

呂崑富 睽違350天,房市終於等到天降甘霖  新青安貸款鬆綁,救急還是救本?
行政院於2025年9月4日拍板,將「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並回溯至9月1日生效。知識傳媒 貸款達人 呂崑富 表示,這項被市場稱為「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鬆綁,旨在解決近期嚴重的「房貸荒」問題,讓銀行在辦理新青安貸款時不再受30%上限約束,以釋出更多放款量能。

 

自2023年8月新青安政策上路以來,已累計核貸近13萬戶,金額逾9,900億元,其中約七成三的借款人年齡在40歲以下。
然而,由於央行去年9月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市場稱「金龍風暴」),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逼近預警線,導致許多民眾申辦自用住宅貸款時遭拒或貸款卡關。公股銀行尤其受到影響,例如合庫銀不動產放款占比達28.3%,為八大行庫之冠。

新政規定,9月1日後撥款的新青安案件不計入銀行法限額,公股銀行每月可釋出約300-500億元的房貸量能。合作金庫銀行預估將恢復每月60-70億元新青安貸款的撥貸量能,並優先承作相關案件。

 

呂崑富觀察市場反應:

正面效應:
1.  首購族短期解渴:對符合新青安資格的首購族而言,此舉無疑是「天降甘霖」。過去新青安貸款常需等待2-3個月才會核撥,新政可緩解排隊撥款問題,讓部分被「誤殺」的申貸者順利過關。
2.  市場信心回升:營建類股在政策宣布後大漲超過6%,顯示市場對政策鬆綁的樂觀反應。
3.  公股銀行承作意願提升:例如臺灣銀行將資源用於自住購屋民眾,優先處理首購及自住需求。

 

市場挑戰:
1.  範圍有限:鬆綁僅適用於新青安貸款,一般房貸、換屋族及多屋族仍受信用管制約束。銀行法額度採計的定義放寬不等同實際申貸條件放寬,房貸放款仍受信用管制约束。
2.  資金量能不足:僅今年9月後的新青安放款不計入上限,並非過去兆元貸款全數鬆綁,短期內能釋出的資金量有限。房貸水龍頭並未全開,只是「滴滴答答多幾滴水」。
3.  房價與利率壓力:當前房價仍高,利率突破2.5%,自住客戶即使能貸款也僅能緩解壓力,未必能負擔高額房價。此外,銀行對貸款人的財務信用審核仍維持嚴格風控標準。

 

呂崑富建議制度性改革才是長遠之計
新青安鬆綁雖是短期救急之舉,卻暴露了房市根本性問題:
政策搖擺不定:

房市長期受政策週期性乾旱與暴雨影響,缺乏可預測的貸款制度。例如,央行信用管制與銀行法限額的雙重限制,讓市場陷入「先簽約、後核貸」的豪賭困境。
結構性缺水:

鬆綁僅針對青年首購,但換屋族、中產家庭及非青安貸款者仍面臨「貸不到」困境。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直言,水龍頭還可開大,應將都更危老案及工業廠房也排除在限額外。
制度設計缺陷:

台灣超額儲蓄率創歷史新高(2025年達17.51%),顯示資金充裕卻未能有效導入房市。銀行受制於政策,無法穩定提供貸款,導致市場供需失衡。

 

甘霖之後,需建長流之水
新青安鬆綁是政府回應民意的及時雨,但僅能緩解部分首購族之急,無法從根本解決房市結構性問題。真正的改革應著眼於:
1.  建立穩定可預測的貸款制度:避免政策搖擺,讓銀行敢放款、民眾敢購屋。
2.  擴大政策適用範圍:將都更、危老等政策性貸款納入鬆綁,平衡首購與換屋需求。
3.  強化市場透明度:金管會已嚴禁銀行搭售房貸壽險,未來應進一步確保鑑價與成交價一致,減少購屋糾紛。

知識傳媒 貸款達人 呂崑富 提醒 350天的等待換來一場甘霖,但政府若不能將此轉化為長流不息的水源,房市仍難擺脫「看天吃飯」的循環。唯有從制度面著手,才能讓青年不再仰望蒼天祈雨,而是擁有一條確定的水路走向安居之路。

 

知識傳媒 貸款達人 呂崑富
「房屋貸款知識家」平台創辦人/資深貸款顧問
深耕房產與金融領域多年,擅長房貸優化、資產規劃與解決各類貸款難題

知識傳媒 貸款達人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oannews82
 

閱讀原文

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s

1 of 35,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