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家慶報導】
屏東縣政府為提昇資源回收率及減少垃圾處理負擔,自去(113)年推出「垃圾若有分,環境就加分」政策,透過垃圾破袋檢查措施,除有效提昇縣民垃圾分類的正確性,更讓屏東縣資源回收率從未執行破袋檢查作業前的50.5%,提昇至現在53.6%,短短一年內成長近3%,同時垃圾破袋合格率也由47%提升至85%,成果相當顯著。
垃圾強制分類政策自94年1月1日起即經環境部(前環保署)公告實施,將垃圾分為「一般垃圾」、「資源垃圾」和「廚餘」等三大類,近年因垃圾處理量能不足,全國各縣市也因此加強執行垃圾破袋檢查作業,屏東縣於去(113)年也規劃「垃圾若有分,環境就加分」政策,在破袋檢查執行初期,部分民眾配合度不佳,環保局隨即調整執行方式,在檢查人員完成破袋檢查後,針對不合格者,現場即指導民眾完成分類,在分類完成後即贈送垃圾分三類的宣導面紙作為小禮物,在調整執行方式後,破袋檢查作業更為順利。
此外,在執行初期,清潔隊和民眾在資源回收的認知常有分歧,許多民眾對於清潔隊應回收的項目一頭霧水,環保局遂邀集全縣各公所清潔隊長,擬定「一定要資源回收項目及廚餘回收項目」,讓民眾有所依循,也讓垃圾分類政策順利向前邁進。
環保局表示,除加強垃圾破袋檢查外,自去(113)年9月1日起亦針對進焚化廠車輛執行落地檢查作業,總計已退運62車次,合格率更由10%提昇至90%。此外,為加強民眾垃圾分類宣導成效,環保局除召開記者會向民眾說明外也拍攝宣導影片,透過有線電視台播放宣導。同時周縣長也親自錄製垃圾分三類錄音檔供垃圾車收運垃圾時播放宣傳,讓垃圾分類觀念深入到日常,此外,亦積極至各級學校宣導,將垃圾分類融入校園活動,培養學生自小養成分類好習慣。藉由多元多向的方式強化宣導成效,讓民眾更容易理解並落實垃圾分類。
縣長周春米表示,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的成效能在短時間內明顯成長,絕非單靠縣府一己之力,而是縣民、各鄉鎮公所與環保局同心協力的成果。她感謝縣民願意改變習慣,耐心落實分類。周縣長強調,垃圾分類是守護環境、造福後代的重要行動,縣府未來將持續推動「垃圾分三類及破袋檢查」政策,呼籲民眾作好垃圾分類,除了避免違規受罰,也共同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