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房仲業不能說的秘密!3房仲同時搶成交 屋主揭「斡旋亂鬥」內幕

房仲業不能說的秘密!3房仲同時搶成交-屋主揭「斡旋亂鬥」內幕

房仲業不能說的秘密!3房仲同時搶成交 屋主揭「斡旋亂鬥」內幕

一位同時委託信X房屋、永X房屋和有X氏房屋三家房仲銷售房屋的屋主,最近遇到了一個甜蜜的煩惱。兩家房仲同時帶來客戶下斡旋,信義房屋客戶出價2300萬元,永慶房屋客戶出價2400萬元,而有X氏房屋的委託底價也是2400萬元。這個情況引發了一個重要問題:在多家房仲同時帶來買方的情況下,最終成交應該以什麼原則來決定?

 

房仲業行規與法律規範

根據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當屋主同時與多家房仲簽訂「一般委託契約」時,每家業者都有權利為其尋找買方。在這種情況下,最終的成交決定權在屋主手中,通常會優先考慮出價最高、付款條件最好的買方。不過,業界也存在「最先帶來簽約-ready買方」的潛規則,這就產生了道德與商業利益的權衡。

 

業界慣例與潛規則

實務上,房仲業並無所謂的「業界倫理」每個房仲都會以自身利益為最優先考量,理論上除非價格差異太大,否則未到簽約完成時刻,房仲都還會做最後衝刺(甚至有已經在簽約桌上簽約的賣方,被另一家房仲加價成交案例)。這個案例中,永X帶來2400萬元符合底價的出價,而信X的出價2300萬元則低於底價。嚴格來說,信X的出價尚未達到成交標準,除非屋主願意降價出售。

 

服務費率比較

另一個考量點是各家的服務費率。雖然法令規定服務費不得超過成交價6%,但各家房仲實際收取的費率可能有所不同。屋主可以比較三家的服務費條件,這也是決定與哪家成交的考量因素之一。

 

多家出價建議

專業人士建議,屋主可以採取以下步驟:首先確認各家買方的出價是否都達到委託底價;其次比較買方的付款條件(例如頭期款比例、貸款成數、付款期限等);最後考慮房仲的服務品質與費率。如果永X和有X氏都帶來符合底價的出價,理論上應該優先考慮出價較高或條件較好的買方。但最終決定權還是在屋主手上,屋主應該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交易條件。

 

避免糾紛處理方式

為避免後續糾紛,屋主應該透明化處理過程。可以告知各家房仲目前有多組出價的情況,並給予他們最後調整的機會。同時也應該檢視與各家簽訂的委託契約條款,確認是否有關於多重委託的特別約定。

 

M觀點,這個案例顯示了房地產交易中的複雜性。屋主在享受多家房仲帶來更多買方機會的同時,也需要謹慎處理可能產生的糾紛。最好的方式是明確設定規則,透明化處理過程,並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交易條件。畢竟,房屋買賣是重大財務決定,應該在專業、公平的基礎上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

圖/google map  M傳媒 https://94m.com.tw/

閱讀原文

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s

1 of 35,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