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新青安放寬難解房市核心問題 住房需求與合理房價才是關鍵

新青安放寬難解房市核心問題-住房需求與合理房價才是關鍵

新青安放寬難解房市核心問題 住房需求與合理房價才是關鍵

行政院近期放寬新青安貸款限制,將其排除在銀行法放款上限之外,此舉雖為房市注入活水,但專家指出,隨著2026年政策退場在即,加上限貸一次等規範限制,房市要有感反轉的可能性並不高。多數購屋民眾面臨的真正問題並非貸款條件,而是高房價與實際住房需求間的巨大落差。

 

政策利多與現實限制

新青安貸款放寬規定自2025年9月起實施,允許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時不再受30%放款上限限制。這項措施確實緩解了部分首購族的貸款困境,但政策將於2026年7月退場,且維持”限貸一次”的規定,使得政策效益有限。根據統計,新青安貸款自2023年8月推動以來,雖已核貸近13萬戶,但對整體房市影響相對有限。

 

更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一般房貸利率已在3%上下盤旋,與新青安優惠利率存在明顯差距。政策退場後,以800萬元貸款為例,月付利息將從約1.6萬元增加至1.9萬元,年增支出達3.6萬元,加上寬限期後的還款壓力,將對首購族將造成實質負擔。

 

高房價成購屋最大障礙

比起貸款條件,購屋民眾更關心的是房價合理性。近年房價持續攀升,與薪資成長幅度形成巨大落差。根據市場數據,2024年房價指數較2013-2014年間上漲約3倍,但同期薪資成長僅約15-20%,這種不平衡讓許多家庭難以負擔合適的住所。

 

專家分析,當前房市面臨的核心問題是供需失衡與價格過高。特別在雙北地區,房價收入比居高不下,即使有貸款優惠,許多首購族仍然望屋興嘆。這種情況下,單純放寬貸款條件難以解決根本問題。

 

政策退場潛在影響

新青安政策將於2026年7月退場,利息補貼屆時將終止。這可能產生兩種效應:一方面可能出現”末班車效應”,首購族搶在退場前購屋;另一方面,政策退場後市場將回歸基本面,依靠真實的供需關係決定價格走向。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退場後的首購族將面臨更嚴峻的購屋環境,不僅失去利率補貼,還要面對可能持續走高的房價。這種情況可能進一步加劇購屋難度,特別是對年輕族群和經濟弱勢家庭。

 

市場專家建議

面對當前房市狀況,專家建議購屋者應該更務實地評估自身需求與財務能力。與其過度依賴政策優惠,不如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明確住房需求,避免盲目追價;其次審慎評估還款能力,特別要考慮利率上升的風險;最後可以考慮 alternatives,如先租後買或選擇價格較親民的區域。

對於政策制定者,專家建議應該從更全面的角度解決住房問題,包括增加社會住宅供給、促進市場價格透明化、以及提供多元化的住房選擇等。單純依靠貸款優惠難以實現居住正義的目標。

 

阿明觀點,新青安政策的放寬雖提供短期協助,但無法解決房市結構性問題。

真正的房市健康發展需要從供需平衡、價格合理性、多元住房選擇等多方面入手。對於購屋者來說,理性評估需求與能力,避免過度槓桿,才是面對高房價環境的穩健之道。

圖/google map  M傳媒 https://94m.com.tw/

閱讀原文

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s

1 of 35,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