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花蓮報導


吉安鄉圓滿十九個阿美族部落豐年祭後,今(6)日於鬱金香公園盛大舉辦太魯閣族Mgay Bari(感恩祭)暨技藝競賽,吸引近三千名族人及鄉親遊客參與。鄉長游淑貞感謝代表會支持挹注全額活動費辦理,感謝縣府原住民行政處長馬呈豪、吉安鄉民代表會副主席黃金發、代表高德安、林志忠、詹益萬、多位首長、民代、部落長老、頭目、村長及協會理事長們到場,與族人同歡共舞,展現文化傳承與族群共榮的珍貴意義。
活動中,族人扶老攜幼齊聚公園綠地,從三歲孩童到八旬耆老,全心投入歲時祭儀與技藝競賽。傳統歌舞展演精彩之外,還有搗糯米、剝玉米、傳統揹籠接力、地瓜葉長青組接力等趣味競技,七支隊伍來自慶豐、福興(A、B兩隊)、南華、干城博愛新村、吉安聯隊及跨鄉鎮組合,場邊親友團加油聲此起彼落,充分展現部落活力與生活智慧。


特色攤位區同樣熱鬧滾滾,遊客們體驗竹筒飯製作,欣賞太魯閣婦女展現的織布工藝。族人開心地說,這樣的活動不僅是競賽,更是團聚與文化傳承,許多旅外青年專程返鄉表示「回到部落真好!」。


游淑貞與族人攜手共舞,親切互動,並感謝萬榮鄉梁光明鄉長及盧縣一委員助理群和多位貴賓蒞臨支持;也特別肯定長老邱木生長期推動文化,凝聚族人向心力,讓珍貴的祭儀不被遺忘。此外,透過鄉公所與部落攜手,讓傳統文化代代相承,無論是織布、搗米或剝玉米,都象徵文化的根基與持續。
吉安鄉境內約有二千餘名太魯閣族人,分布於慶豐、福興、南華、干城博愛新村等部落。自游淑貞上任以來,持續透過經費支持及政策推動,協助族人舉辦感恩祭,讓傳統文化不僅留存在祭儀中,更延伸至日常生活與教育。族人們表示,感恩祭不僅是歲時慶典,更是凝聚族群、彰顯團結的重要時刻。邱木生長老代表族人感謝吉安鄉公所及代表會通過相關預算,讓文化得以延續,並透過感恩祭儀展現跨族群共享價值。


游淑貞強調,文化的傳承來自於日常參與及世代接力,吉安鄉公所將持續支持族群活動,營造多元共榮的幸福鄉城。期許透過感恩祭,族人與各界能在歡樂與感恩中共同守護文化,讓傳統技藝在新世代持續發光。
這篇文章 吉安太魯閣族感恩祭展現跨世代共榮游淑貞伴三千族人齊聚傳承技藝文化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