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鬆綁藏陷阱!銀行曝:僅5%買家受惠 房貸荒真相曝光
行政院近日拍板決議,將「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的額度限制之外,此舉引發市場熱烈反應,營建類股應聲大漲,多檔個股收在漲停價位。然而,這項被外界形容為「開水龍頭」的政策,背後卻隱含著複雜的市場調控思維。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青年購屋即便沒有申請新青安,如果符合自住、首購條件,或是自住一屋換一屋,銀行也應該優先滿足貸款需求。這項政策鬆綁反映政府意識到「房貸荒」問題已持續逾一年,對購屋族造成的壓力不容忽視。今年買賣移轉棟數預計約27~28萬棟,每個交易背後都代表一個家庭的居住需求,形成的政治壓力相當可觀。
營建股的大漲反應市場對政策鬆綁的期待,但這波慶祝行情是否能持續,仍需觀察後續實際效益。
畢竟,過去一年來房貸緊縮已對建商推案和民眾購屋造成實質影響。
雖然新青安排除在放款比率限制外,但公股行庫放款依然受到央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箝制,無法大幅提升放款總量。這意味著政策只是開了「一道小門」,唯一能通過的只有新青安族群,對整體房市的刺激效果有限。
央行管制態度仍然強硬,層層關卡包括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總量管制等措施都尚未鬆綁。
業界人士分析,光是排除放款比率限制,並無法完全解決房貸荒問題,除非央行進一步放寬其他管制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這項政策可能預示著房市管制接近尾聲。雖然不會立即全面鬆綁,但很可能從今年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開始緩慢放寬。這種轉變與市場變化密切相關:中古屋價格已確立反轉下挫趨勢,如果預售屋房價也跟進調整,央行可能會逐步鬆綁管制。
然而,政策調整必須拿捏分寸。市場過熱時需要抑制,過冷時則需適度放寬,這之間的平衡考驗執政者的智慧。
無論是打房或鬆綁,都會引來正反兩面的評價,可說是吃力不討好的任務。
對首購族而言,新青安鬆綁確實帶來一線曙光。但要注意的是,貸款條件仍然嚴格,銀行對收入證明、信用狀況的審查並未放寬。此外,雖然新青安提供較優惠的利率,但整體房價仍在相對高點,購屋負擔並未減輕。
對換屋族來說,政策幫助相對有限。一屋換一屋的貸款需求仍需面對銀行的嚴格審查,特別是現行規定要求換屋族必須在一年內出售舊屋,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難度頗高。
總體而言,新青安鬆綁政策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效果,反映政府開始關注房市過冷問題。
但真正要解決房貸荒,還需要央行進一步放寬各項管制措施。對於有購屋需求的民眾來說,與其等待政策全面鬆綁,不如務實評估自身財務狀況,在能力範圍內做出合適的購屋決策。市場調整期反而可能是理性購屋的好時機,關鍵在於把握機會而非盲目追價。
圖/google map M傳媒 https://94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