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今(7)日到屏東縣里港鄉立圖書館參與「《里港百年風雲-人物、歷史和地方》新書發表會暨老照片收藏展開幕茶會」,古主委表示,寫庶民村史非常不容易,相較於一般的帝王將相史,人民的生活歷史仍是建構整個社會進步發展的重要基礎。
古主委說,客委會鼓勵大家持續寫地方村史,雖然現代因網路發達使讀書的人變少,但若能把故事轉譯成年輕人或孩子容易閱讀的繪本或漫畫,也許會帶動校園的閱讀風氣,客委會將努力朝這個方向前進,讓更多的故事可以被留下、被看見。
本書作者暨阿里港文化協會理事長吳庚元回憶,自己是用30年的生命譜寫這本書,還是從一張32年前里港南城門遭拆除的老照片而起心動念,進而開啟田野調查,尋訪在地12個村裡的36位人物故事,希望藉此讓各世代的里港人都能更了解里港鄉的開發史。
《里港百年風雲─人物、歷史和地方》全文約7萬餘字,收錄清末及日治時期(1850至1950年)共36個里港人物故事,作者吳庚元以蒐集30年的史料、老照片,加上一年書寫時間,努力完成這本以地方微觀史為軸心,放遠成就世代的宏觀史,更同步搭配老照片展覽開幕至9月底止。由於里港鄉武洛社區是客家族群的右堆發源地,希望藉由出版傳遞屏北的古城里港在台灣客家歷史上的重要性。
今日出席來賓包括立法委員鍾佳濱及徐富癸、教育部長鄭英耀、屏東縣長周春米及前縣長曹啟鴻、屏東縣議會副議長盧文瑞服務處主任陳妍安、里港鄉長徐國銘、傑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莊耀輝,以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李筱峰、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余昭玟等多位學者與地方代表到場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