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震撼天象!紅月降臨 全球攝影迷爭相捕捉

9月7日午夜至8日凌晨,一場罕見的月全食天象在全球各地上演,在台灣,雖然因雲層過多,許多地區無法親眼目睹這場天象,但台北天文館仍進行了直播。台北天文館表示,這次月全食是未來15年內,台灣可見紅月最長的一次。月亮缺角變暗的「本影食」自0時27分初虧開始,至3時57分復圓結束,其間月球轉為赤銅色「紅月」的全食階段長達1時23分。

中央氣象署也公布了全食期間的賞月指數,指出觀月條件相對稍佳的地區包括新竹以北、宜蘭(越晚越佳)和馬祖;而苗栗、中部地區則雲量偏多,需要碰運氣;南部、花東、澎湖、金門等地則需在雲雨縫中找希望。

此外,本次月全食還伴隨發生「月掩星」現象,全食過程中紅色的月球將遮掩寶瓶座82號恆星(約6等),1時30分掩入,2時29分復出。天文愛好者可使用雙筒望遠鏡欣賞或透過長焦距鏡頭拍攝錄影,捕捉「紅月掩星」的罕見景象。

台灣未來十年內可見到本影月食共9次,其中月全食7次,但只有3次為全程可見且適合觀賞。下次可見月全食將在2026年3月3日,但為月出帶食,無法看到初虧到食既的過程。而下次要觀賞全程可見的月全食則要等到2028年12月31日。

這場罕見的天文盛事不僅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天文愛好者和攝影師,也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觀測機會。全食期間月面亮度及顏色變化與地球大氣狀態有關,是重要的科學觀測項目。無論是親眼目睹還是透過影像欣賞,這次月全食無疑為人們帶來了一場難忘的視覺盛宴。

Related Posts

1 of 3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