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傳媒、記者爆料網/張哲維/台中報導】
9月8日凌晨,台灣夜空將迎來難得一見的「月全食」天象。從0時27分初虧開始,到3時57分復圓結束,全程超過3小時,其中「全食階段」長達1時23分,是未來15年內台灣可見時間最長的一次。屆時月球將因地球大氣折射而轉為赤銅色,俗稱「紅月」或「血月」,只要選擇西邊開闊地點,即可用肉眼全程欣賞。
此次月全食的最高潮出現在2時12分的「食甚」,同時還會上演「紅月掩星」的罕見畫面,寶瓶座82號恆星將短暫隱沒於血月之後,對天文迷來說是絕佳的觀測與攝影機會。
不過,關於「血月」的意涵,古今說法大不同。中國古代典籍《開元占經》記載,不同顏色的月蝕象徵不同徵兆,紅色則被解讀為「兵禍」;道教與佛教部分觀點也將血月視為天地陰陽失衡的象徵,因此過去民間多有「血月見,妖孽現」的說法。古時甚至會擊鼓祈福,以化解災厄。
對此,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表示,血月在現代科學解釋下,僅是地球大氣層折射陽光的自然現象,與災厄無直接關聯。他提醒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反而應把握觀賞的難得機會。
台灣未來10年內仍可見到9次「本影月食」,其中7次為月全食。下一次雖在2026年3月3日,但因「月出帶食」,無法看到完整過程;要再度全程目睹「紅月」奇景,則需等到2028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