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照山關帝廟普渡盛大舉行。圖/東照山 提供
南部最大聲/記者 李熊熊高雄報導
南台灣知名的東照山關帝廟,9月7日(農曆七月十五日)隆重舉辦中元普渡盂蘭盆法會,除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外,更結合信眾力量,將一千二百份祭品轉化為公益物資,發放至大樹、仁武、鳥松、大社等行政區的貧困戶與弱勢家庭,並特別提供三信家商150份物資給清寒學生,估計近一千多戶受惠。這項結合宗教與慈善的行動,已持續十餘年,逐漸成為在地社區溫暖人心的年度盛事。
東照山關帝廟主委潘献有表示,廟方長年致力公益慈善,平日即有多項捐助軍民活動,而以中元普渡最具規模與影響力。今年廟方代辦中元節供養祭品,每份1,250元,普渡儀式完成後,信眾可選擇領回或全數捐獻作為慈善物資。根據統計,共一百多桌供品投入濟弱計畫,展現民間信仰「敬神與行善並重」的精神。
這項「普渡供品濟弱計畫」已推動十多年,鎖定大樹、仁武、鳥松、大社四區為主,並將關懷觸角延伸至林園、旗山等地。今年更擴大公益對象,除了弱勢家庭外,還新增三信家商清寒學生,共150位同學受惠,期盼在求學路上能獲得更多支持與鼓勵。
各區公所會先彙整受助名單,再由義工分組逐戶登門發放,並向家庭轉達關聖帝君的庇佑祝福。潘献有強調,中元普渡不僅是祭祀亡靈,更是引導信眾布施行善的契機,讓宗教功德達到冥陽兩利,把慈悲心化為具體的公益行動。
今年的物資設計更貼近實際需求。潘献有說,根據多年經驗,大部分弱勢家庭以老人與小孩居多,牙口不佳,營養需求高,因此特別以高品質的豬肉鬆作為主力物資,方便儲存且容易食用,再加上白米、麵條、食用油、乾糧及銀耳等,兼具日常所需與營養補充,讓受助家庭與學生在生活上更有保障。
7日中元普渡法會於下午一時在地藏王菩薩殿前登場,一百多桌供品整齊排列,場面莊莊嚴肅穆。隨著法師誦經祈福,信眾焚香參拜,虔心祈禱。活動於下午四時圓滿結束後,二百多名義工立即投入物資發放,依名冊分區配送,預計三個工作天內將善心物資送抵各戶與學生手中,確保溫暖不延遲。
潘献有表示,東照山關帝廟結合民間信仰、社區關懷與公益慈善,讓中元普渡不僅是傳統祭典,更成為推廣布施、凝聚善念的重要平台。透過信眾的參與與廟方的組織,宗教文化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也讓「敬天愛人」的精神在地方持續發揚,形成跨越世代的社區力量。
此次中元普渡盂蘭盆法會,東照山關帝廟以實際行動將信仰轉化為愛心,從莊嚴法會到濟貧布施,環環相扣,展現宗教公益合一的價值,不僅讓弱勢家庭與學子感受關懷,也進一步強化社會團結,讓善心在南台灣持續傳遞。詳細活動內容請至詳細活動請至高雄東照山關帝廟、FB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