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臺中市文化資產保存技術-陳景聰毛筆製作專輯》新書發表

【記者廖宥婷 /台中報導】

今(5)日上午,《臺中市文化資產保存技術-陳景聰毛筆製作專輯》新書發表會於大墩文化中心舉行。毛筆是文化資產修復的重要工具,本書完整記錄臺中市登錄保存者陳景聰藝師的製筆工序,從選材、製程到完成,並深入探討毛筆在文化傳承上的價值。

新書發表會貴賓雲集

文化局指出,全國僅臺中市將毛筆製作登錄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目前更僅有陳景聰藝師一人被認定為保存者。毛筆在古蹟彩繪、漆器修復、粧佛工藝等皆不可或缺,因此市府於109年完成登錄,並持續推動保存與推廣。

前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朗誦賀辭祝賀

陳景聰自16歲投入製筆至今超過50年,累積深厚技藝。為延續技術,市府自113年起紀錄其製筆流程,精選30道工法以圖文並茂方式出版專輯,並同步推出電子書。

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感謝陳景聰藝師傳承製筆技術不遺餘力

在發表會上,陳景聰感謝各界支持,並於現場親自示範製筆,讓民眾體驗傳統工藝。他強調毛筆製作需一人獨力完成上百道工序,希望更多人能學習並傳承這項文化資產。

陳藝師於新書發表會後帶領民眾DIY體驗製筆工藝

《毛筆製作專輯》已寄送至各圖書館提供借閱,也將於五南文化廣場台中總店及網路書店販售,電子書則可於教育部教育雲平台及各大圖書館平台閱讀。另有「製筆實錄影片」於臺中市文化資產處官網「光影文資」公開。

陳藝師於新書發表會後帶領民眾DIY體驗製筆工藝

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致詞時表示,臺中是國內唯一將毛筆製作登錄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的城市,感謝陳景聰藝師公開技藝,讓寶貴的傳統能夠流傳。發表會吸引多位文化、藝術界人士出席,共同見證毛筆工藝的新篇章。

Related Posts

1 of 3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