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動脈瘤」破裂出血 東元醫院執行「動脈瘤栓塞術」成功救回一命

【今傳媒/記者黃誌寬報導】68歲的王姓婦人患有高血壓,清晨被家人發現跌倒在家中浴室門口緊急送醫,經「急性腦中風區域聯防」機制,迅速將病人後送轉至東元醫院繼續搶救,透過電腦斷層影像圖檢查,神經內科蔡坤璋醫師診斷為蜘蛛網膜下出血,當機立斷進行血管攝影檢查,抓出危及生命主因,發現婦人的前大腦交通動脈處藏有一顆「動脈瘤」且已破裂出血不止,醫療團隊迅速執行「動脈瘤栓塞術」,手術成功止血,順利救回婦人的寶貴生命。

東元醫院神經內科蔡坤璋醫師表示,婦人到院時意識清楚,伴隨頭痛、全身無力。經電腦斷層顯示有瀰漫性蜘蛛網膜下出血,團隊透過血管重組3D圖確定是致死率極高的「隱形炸彈–動脈瘤」釀禍,位置就在左右前大腦動脈與前大腦交通動脈交會處,藏著一顆約5.5×5.5公厘的動脈瘤破裂出血。

醫療團隊立即執行「動脈瘤栓塞術」,手術精細、且難度高,神經內科蔡坤璋醫師利用特殊導管,經由大腿內側股動脈進入,抵達腦血管後,利用柔軟的醫療線圈填滿破裂的動脈瘤,如同用毛線球填塞病灶處,最終手術成功堵住出血點,阻止動脈瘤再次破裂,緊急救回病人生命。婦人在病情穩定後平安出院,並持續回診觀察與復健治療。

神經內科蔡坤璋醫師指出,「動脈瘤栓塞術」最大困難點在於手術過程中動脈瘤可能再次破裂,所幸本次手術相當順利。而動脈瘤最常生長於血管分岔處,一旦破裂可能造成嚴重的腦出血,進而影響腦循環,導致腦壓升高而危及生命。動脈瘤之所以極為危險,是因為日常生活時病人可能都沒感覺,所以很難事先防範,直到某天無預警的破裂,造成腦部大量出血導致致死。

動脈瘤栓塞術(血管內的微創介入治療手術)相較於腦動脈瘤夾除手術,前循環或後循環動脈瘤之成功率可達九成,侵入性較低,且不破壞腦部組織,術後恢復較快。但是術後再次出血的風險隨時存在,且下一次可能更為嚴重,因此積極預防和定期健康檢查是防範的手段之一。

Related Posts

1 of 3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