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千萬都更宅淪為「看的到借不到」的資產?專家揭3招解套術 M傳媒
隨著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銀髮族資產活化需求日益增加。一位75歲的網友求助,參與都更後可獲得價值6000萬元的房產,但希望於5年後交屋時增貸500萬元,屆時年齡將達80歲,擔心因高齡無法順利申貸。這個案例凸顯高齡社會下面臨的金融需求與現實限制的難題。
高齡增貸現實限制
銀行貸款部門主管坦言,年齡確實是銀行審核貸款的重要考量因素。根據銀行內部規範,通常要求「借款人年齡+貸款年限」不得超過一定年限(常見為75-80歲)。80歲高齡申請人若要申辦20年期貸款,確實會面臨較大挑戰。
專家提出可行方案:
「以房養老」方案:這可能是較適合高齡者的選擇。以價值6000萬元的房產計算,若貸款成數為6成,可貸金額約達3600萬元。以此推算,每月撥款金額相當可觀,遠超過其500萬的需求。
尋找無年齡限制的融資管道:部分銀行專案可能較為彈性,或可考慮由子女擔任共同借款人或保證人,提高核貸機會。
其他財務規劃方案:也可考慮出租部分空間獲得穩定租金收入,或以其他方式規劃退休資金。
都更宅增值潛力
不動產專家表示,都更後的新房產通常有顯著增值空間,這應成為與銀行談判時的有利籌碼。銀行業者指出,擔保品價值是審核貸款的重要關鍵,價值6000萬元的優質擔保品確實具有一定吸引力。建議申請前應準備完整財力證明與還款計劃,證明自己有穩定收入來源(如退休金、租金收入等),並可考慮提供其他擔保品或保證人,提高核貸機會。
事前準備與專業諮詢,未來5年可做以下準備:
1. 維持良好信用紀錄:準時繳納現有房貸與各項費用
2. 建立穩定收入證明:確保有持續性的收入來源
3. 諮詢專業人士:提前向銀行或貸款顧問諮詢,了解最新貸款政策
4. 考慮家庭支持:可與子女討論共同承貸可能性
高齡貸款確實面臨挑戰,但並非完全不可行
價值6000萬元的都更宅擔保品價值高,加上適當的財務規劃與專業協助,仍有機會實現增貸需求。專家建議,當事人應提前準備,多方諮詢比較,尋找最適合自己狀況的方案。隨著高齡社會來臨,金融機構也應思考如何更貼近銀髮族的實際需求,開發更適合的金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