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山林走向藍海 原鄉孩童愛河灣上演海洋保育教育新篇章

從山林走向海洋 原鄉學童開啟海洋保育教育新航線。〈圖/記者翻攝-下同〉

【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憲報導】今(12)日茂林區多納國小宋麒麟校長帶領24位原鄉師生,踏著興奮步伐來到城市與大海交會的愛河灣。海洋局石慶豐局長熱情歡迎,為他們展開一場熱血又深具教育意義的海洋保育教育之旅!精彩的SUP課程內容讓活潑可愛的原鄉孩童親身體驗「親海、愛海、知海」,邁出親近海洋的第一步。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近年積極辦理「海洋保育教育推廣計畫」。今年創新辦理原鄉學童海洋教學課程,陸續邀請茂林區多納國小、那瑪夏區那瑪夏國中及桃源區興中國小的學生共同參與。

戶外課程兼具趣味與學習,除了淺顯有趣的保育知識,更邀請專業教練全程指導,讓學童親身體驗立式划槳、龍舟板等水上活動。許多孩子第一次踏上水面操作,臉上洋溢著驚喜與興奮。

本次課程也融入水域遊憩安全宣導,讓來自山林的孩子安心學習、快樂體驗,並跳脫教室書本,直接與大海接觸,感受海洋的魅力。這不僅是一場戶外教學,更是一次海洋保育教育的啟蒙,讓孩子自然體會海洋多樣樣貌,進而建立尊重自然、珍惜資源的態度,呼應海保署「提升全民海洋保育意識,深耕環境永續觀念」的宗旨。

石慶豐局長強調,透過這類戶外實作課程,偏鄉孩子得以走出熟悉的山林,靠近遼闊的藍色世界,認識台灣海島國家的海洋文化與生態價值。他們不僅是學習者,更將成為保育種子,把海洋意識帶回原鄉,持續傳遞守護海洋的信念。

多納國小江同學表示:「今天早上4點多就起床,非常高興能參加海洋局及中華民族國立式划槳協會舉辦的『水舞愛河灣槳動熱情』活動。」他描述碧海藍天襯托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及遊艇碼頭的景觀非常美麗,「在教練細心指導下,於愛河灣無動力水上活動場域,第一次體驗SUP水上立式划槳,非常好玩有趣。回家會跟更多同學分享經驗,希望下次能夠再來愛河玩水。」


#原鄉學童海洋教育, 高雄愛河灣SUP, 多納國小海洋保育, 山林孩子海洋體驗, 原住民海洋教育計畫

Related Posts

1 of 3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