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天重振雄風,收盤上漲258點至2萬5474點,改寫收盤新高價;整週來看,大漲980點,漲幅4%。外資扮演重要推手,大舉買超上市櫃股票1587億元,改寫台股史上單週最大買超金額;自營商回補254.22億元;僅有投信調節176.73億元;三大法人單週合計加碼台股1664.94億元。
展望後市,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表示,台股這波資金行情推升的強勢多頭實有所本,包括外資單週買超金額創史上新高,也推升台股指數本週數日刷新歷史新高紀錄,且最新公布上市櫃8月營收數據令市場驚艷,在AI需求暢旺、關稅帶動拉貨潮等利多因素,上市櫃8月總營收突破4.15兆元,不僅創下史上最旺8月,且改寫史上單月營收歷史次高佳績,有多達74家公司營收創歷史新高,加上蘋果新機發表、國際半導體展等題材熱度不斷,以及市場期待下週聯準會將宣布降息,挹注市場資金動能,多方強勢表態。
廖炳焜進一步分析,美股強勢也成為台股創新高的重要推手,在美股科技指標股大漲帶動下,特別是甲骨文財測預示雲端基礎設施業務熱絡,讓市場對於AI成長性吃下定心丸,本週台股同樣由科技權值股領軍,且強者恆強趨勢鮮明,如晶圓龍頭大廠股價連3日刷新歷史新高紀錄,AI伺服器與零組件等族群表現也相當強勢。
對於聯準會下週降息預期,廖炳焜指出,美國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9%,為今年1月以來最大增幅,加上美國就業市場出現疲態,顯示就業狀況可能在川普政府課徵關稅前已經轉弱,截至9月6日當週,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攀升至26.3萬人,創下近4年新高,因此市場認為重啟降息幾乎已成定局。
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FedWatch工具顯示,9月降息機率達100%,並預估10月與11月的FOMC會議將各再降息一碼。
不過,廖炳焜提醒,目前多方氣勢仍旺,但在外資大量湧入強彈之後,短線過熱風險上升,短宜避免過度追高,採選股不選市策略,優先布局跌深題材股及長線趨勢質優股。
眼看著AI概念股引領市場,投資人擔心錯過行情,卻又害怕追高。「鉅亨買基金」指出,AI固然是推動全球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但當資金過度集中在少數科技股,市場波動風險也隨之升高。建議投資人可把目光放遠,思考AI浪潮背後還有哪些長期趨勢正在醞釀,太空及軍工產業將有機會成為下一階段的成長主軸。
「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表示,隨著AI對運算能力與能源需求大幅提升,太空產業的發展正從夢想逐步轉向現實,美國NASA推動「月球核能部署」,新創公司則進軍月球採礦與太空燃料補給,這不再只是科幻場景,而是一條已經成形的產業鏈,涵蓋能源、航太設備到通訊系統,未來十年都有望迎來結構性成長,為投資人提供多元化的布局契機。
大型語言模型與仿人機器人的出現,正把AI推向自我學習與自動化的新階段。張榮仁認為,一旦AI與自動化機器人延伸至太空場域,人類將有機會把產能擴展到外太空,能源與資本回報的循環速度將大幅壓縮,產業結構也將被徹底改寫。這意味著,投資標的已不再侷限於「地球上的產業」,相關的硬體供應鏈與能源解決方案,都可能成為新世代的贏家。
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高的背景下,歐洲各國已承諾2035年前將軍費提升至GDP的5%。張榮仁指出,這不僅讓傳統軍工巨頭如洛克希德馬丁、雷神持續受惠,也催生一批新創國防科技公司,專注於AI無人機、自主作戰系統等領域。雖然這些企業多數尚未上市,但真正能切入的往往是半導體、通訊模組等隱身供應鏈的廠商,這才是投資人應該深入觀察的關鍵區塊。
AI、太空與軍工三大趨勢同時展開,投資人若只憑個人選股,往往難以掌握真正的受惠者。張榮仁建議,透過專業經理人操盤的主題基金或成長股基金,能夠同時涵蓋防禦性與成長性,並避免單一題材的追高風險。站在新一波全球資金流向的轉折點上,投資人若能提早布局,將有機會搭上長線趨勢的頭班車。
全球科技主題基金,受惠美、台等市場科技股驚驚漲,績效吃大補丸,推升多檔基金淨值創新高,並帶動規模增長,成為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亮點。其中,復華全球物聯網科技、瀚亞美國高科技、統一全球新科技、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復華亞太神龍科技等規模居前之基金,除以美國科技股為主軸,還布局觸角延伸至台、日、韓以及近期表現強勢的陸港股AI供應鏈族群,掌握各區域產業類股投資機會。
復華全球物聯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瑞表示,美股及台股企業獲利上修,預期2026年企業獲利仍可望成長10%~15%,加上Google、Meta等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持續追加AI投資,將為科技股行情提供支撐,整體而言,在AI及非AI等不同族群輪動表現下,近一步提供主動式操作創造超額投資報酬機會。
國泰證券指出,美國聯準會政策轉向,有望帶動資金回流具成長性及收益穩定的標的,AI機器人與高信評債券將成為關注焦點。
國泰證券觀察,受惠於AI產業,AI運算推動機器人產業升級,使其具備更靈活的機器學習與自我調整能力,進而提升效率並加速智慧製造與工業自動化發展,國際大廠Apple、Meta、Google等陸續發布開源機器人模型,期望將開發者引入快速擴張的機器人生態系統。輝達與富士康也計畫2026年在休士頓新廠將人形機器人用於AI伺服器的生產;摩根士丹利更估計,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的年營收將達到近5兆美元。
國泰證券建議,投資人可多加留意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潛力,尤其在AI技術加速落地應用的趨勢下,相關企業與供應鏈有望受惠,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債市方面,美國財政部在最新季度發債聲明表示,未來幾個季度將維持附息公債的發行規模,根據美國銀行看法,此項聲明暗示中長期美國公債的發行規模在2027年初之前將不會增加,並指出利率下行的前景有助提升債券需求,在聯準會進入降息週期前布局債券,可望鎖定高信評債券的殖利率。
國泰證券建議,投資人可關注如科技、大型金融及國防軍工等具備良好信用體質的債券標的,以掌握穩健收益機會。
施羅德(環)環球收息債券基金產品經理劉又慈指出,今年以來中短天期利率下滑的幅度遠大於長天期,顯示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已率先反映在短端債券。在這樣的環境下,靈活調整存續期間成為債券投資勝出的關鍵。
施羅德環球收息債券投資團隊目前將存續期間維持在約4年左右,以中短期債兼顧收益與資本利得的可能性,並同步調整區域配置,美國加碼MBS、歐洲則聚焦於具信用利差收斂潛力的中小型企業。
群益投信債券ETF研究團隊表示,短天期債因擁有收益力與防禦力兩大優勢,被視為抵禦市場震盪的利器。從近期市況來看,雖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有所緩解,但就業與通膨數據表現不一,加上降息路徑仍待觀察,故市場對信評良好的投等債需求仍旺盛。
群益ESG投等債0-5 (00985B)經理人謝明志表示,短天期債因存續期短,利率風險相對低,成為投資者用以取得收益與風險平衡的青睞資產,相關ETF也是投資人可多加利用的投資工具,其中以ESG作為選債準則之一的0-5年期短天期BBB投等債ETF是現階段投資人既想存債,又追求資產品質,並期望穩健抗震的優先考量標的。
00985B是目前市面上唯一可持有債券至到期的投等債ETF,成分債年限為0-5年,既有存續期短、波動度較低的特性,持有至到期的債券則將依面額取回資金,也讓收益不確定風險降低。00985B採取月配息機制,最快可望於10月公佈首次配息金額。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美國與歐元區等主要經濟體政府債務水準偏高,財政寬鬆政策雖可提振經濟,但將壓抑公債投資吸引力。反觀新興國家多有政府積極整頓財政並有高債息的投資機會。且在貨幣政策上,受美國關稅威脅,新興國家央行普遍降息或維持資金寬鬆以支撐經濟,此即有利於當地公債市場。
哈森泰博認為,美元匯價普遍被高估,中期仍將繼續走弱。儘管新興市場正承受美國貿易與關稅政策風險,但卻激化貿易轉型的機會。全球化仍在進行,只是形式正在改變,隨著各種新貿易協定的洽談與敲定,機會也跟著浮現。在選擇持債國上,看重有出口多樣化、內外需求平衡,挑選基本面較不受關稅和地緣政治破壞的國家,更重要的是評價要便宜或合理。
目前除了看好亞洲的印度與馬來西亞,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之外,非洲等邊境市場也多有高殖利率機會,例如南非和埃及等基本面已明顯改善,財政和經濟改革獲市場認同,提供具吸引力的收益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