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卓越醫教與生醫產業領航擘劃智慧醫療新局 中國醫藥大學蔡長海董事長榮膺工研院院士

(焦點時報/鄒志中報導)  台灣生醫界再添榮光!為表彰在醫療、教育、藝術卓越貢獻,領航台灣生醫產業邁向國際的領袖人物,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亞洲大學暨附屬醫院創辦人蔡長海博士,近日在工業技術研究院「52周年院慶暨第14屆院士授證典禮」上,獲頒「工研院院士」這項崇高殊榮。此肯定旨在表彰蔡董事長在教育創新、醫療研究及生醫產業推動上的卓越貢獻,授證典禮由蕭美琴副總統親自主持,彰顯國家對其成就的高度重視。

蕭副總統在致詞時,對蔡董事長深耕醫療與研發領域的成果給予高度讚揚。她指出,在蔡董事長的領導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不僅屢獲國際頂級評比肯定,更在臺灣新藥開發、基因癌症治療與AI智慧醫療等前瞻領域,為台灣生醫產業奠定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

肩負社會責任,共創生醫榮景

蔡長海董事長在致詞時深刻表示,身為教育、醫療與生醫研發的工作者,肩負著比一般企業更為深遠的社會責任。他強調,工研院是台灣頂尖的應用研究機構,期許未來能匯聚工研院、學術界、醫療界及產業界的能量,攜手合作發展精準智慧醫療、人工智慧與新藥開發等關鍵領域,共同推動臺灣生醫產業在全球舞台上持續綻放光芒。

引領智慧醫療,樹立國際典範

在蔡長海董事長高瞻遠矚的領導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不僅成功晉升為醫學中心,更在智慧醫療領域屢創佳績,成為國際醫療的典範。該院於2023年榮獲美國HIMSS「戴維斯卓越獎」,是亞洲唯一獲此殊榮的醫院,並一舉奪下當年度全球數位健康指標(DHI)冠軍,創下臺灣在國際智慧醫院評比中奪得全球第一的歷史紀錄,並多次獲選《Newsweek》「世界最佳智慧醫院」。

此外,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自2001年起便積極推動全臺醫療網絡佈局,現已涵蓋北中南共12家附屬與合作醫院,旨在提供民眾全方位、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同時也為各領域專業人才搭建更廣闊的發展平台,構築健全的醫療生態圈。

學術研究躍升,育才領航未來

在教育與學術研究領域,中國醫藥大學同樣展現卓越實力。學校積極延攬國際頂尖人才,至今已有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及十七位中央研究院院士加入師資團隊,大幅提升中國醫藥大學整體研究能量與學術聲譽。

在全球大學排名中,中國醫藥大學持續穩居《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與《US News》臺灣第二名、私立大學第一名的領先地位。更是臺灣唯一獲教育部核定「中醫藥、新藥、癌症」三大特色研究中心的私立大學,充分彰顯中國醫藥大學兼具教育與研究的頂尖學術地位。

3P策略驅動創新,打造國際級生醫樞紐

為加速臺灣生醫產業的蓬勃發展,蔡長海董事長更獨具慧眼地提出「3P策略」:強化研發(Paper)、專利(Patent)與商品化(Product),旨在將學術研究成果有效轉化為具商業價值的產品。

在該策略引導下,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已成功孵化18家衍生企業,其中三家更已成功上市櫃,包括專注CAR-T細胞治療的長聖生技、引領AI醫療的長佳智能,以及投入外泌體新藥開發的聖安生醫,為臺灣生醫產業鏈注入強勁的成長動能。

不僅如此,蔡董事長更創立台灣中部唯一的「大學生醫園區」,積極與日本京都大學、NVIDIA等國際頂尖機構及企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爭取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合作,共同發展新藥、基因體與數位醫療研究,致力將臺灣打造為國際級的生醫創新樞紐。

此次榮膺工研院院士,不僅是對蔡長海董事長個人卓越成就的高度肯定,更彰顯了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在智慧醫療、頂尖教研與生醫產業推動上的豐碩成果,已在全球舞台上獲得廣泛的認可與讚譽。這項榮譽,無疑也為臺灣生醫產業邁向國際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信心。

Related Posts

1 of 3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