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失智者走失新利器,成大醫院跨域研發有成。(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吳玉惠/臺南報導】
根據警政署資料顯示,失智者走失的案件數逐年攀升,光是2021-2023三年之間,就有六千多人因失智而發生走失事件。而且,並非所有走失者都能被尋獲。因此,這是一個挑戰性極高的議題,不論失智病人是否曾有走失經驗,都會讓照顧者與家人處於焦慮不安,顯見走失是失智照護中的一大難題。
▲失智者走失的案件數逐年攀升,顯見走失是失智照護中的一大難題。
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白明奇主任,主持多年期的腦科技創新研發及應用計畫,結合跨領域專家學者合作,開發出一套應用軟體協助照顧者。這項發明是根據臨床數據推估走失風險,並提供走失紀錄及衛教指引,期望降低迷路走失的發生率,初步成果相當良好。此計畫獲得國科會補助支持,持續推動相關研究。
▲這項發明是根據臨床數據推估走失風險,並提供走失紀錄及衛教指引,期望降低迷路走失的發生率。
清華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研究所陳瑞彬教授亦參與此研究,他表示,自己負責運用資料科學與統計建模工具,進行相關數據分析與預測模型建置。陳瑞彬教授有親人曾罹患相關疾病,因而對此計畫格外有感與投入。他也期待未來計畫進一步發展及實際應用後,能為病人與家屬帶來實質助益。
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王靜枝教授負責照顧指引,提供全面性衛教資料,依據照顧者填入的家庭狀況與需求,直接連結有用的資訊。成大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也積極推廣各項防走失策略,協助個案與家屬提升安全防護意識,並降低走失風險。
資策會人工智慧研究院智慧醫療組林謙德組長受託協助部分開發,他表示,失智者經常出現走失迷路的情況,但大家對於空間迷失的起因或發生點卻難以掌握,這款服務的開發可望有效追蹤並分析相關數據。
白明奇主任進一步說明,從1,094筆個案資料的初步分析中,發現幾項與走失相關的重要指標,包括:男性、阿茲海默症患者以及認知功能較差者,發生迷路或走失的風險明顯上升;同時也發現,即便是輕度認知障礙者,也可能出現迷路與走失情況,並造成傷害,值得社會大眾關注。
白明奇主任表示,這項發明命名為「DOVE」,希望每位外出的認知功能障礙者,都能像鴿子般平安回家。「DOVE」已送交台灣與美國專利申請,正進入審核階段,研究團隊也將在未來持續揭露最新進展與使用成果。期待DOVE未來能進入國家長照服務系統,以守護失智者行的安全。
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白明奇主任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士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博士
日本東北大學 (Tohoku University) 醫學部高次機能障害學訪問學者
美國亞歷桑納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社會科學院心理系訪問副教授
經歷:成大醫院神經部主任、成功大學醫學院神經學科主任
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
熱蘭遮失智症協會創會理事長、榮譽理事長
成功大學校刊總編輯、成大醫訊總編輯
成功大學藝術中心演藝組組長
成功大學校友聯絡中心副主任
台南市政府長照委員會諮詢委員
台灣癲癎學會祕書長及理事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
現任:成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行為神經科主任
成功大學醫學院神經學科教授
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監事
亞洲失智症學會理事
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理事長
台灣生活型態醫學會常務理事
衛福部疾管署庫賈氏症病例審查小組副召集人
專長:臨床神經學
失智症
認知與行為神經學
醫學人文
藝術介入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