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記者丘曉地/中壢報導】
桃園各大學為表示對社會責任重視,紛紛以各種不同方式來進行,中原大學近日就舉辦「永續無限城」大學社會責任論壇和成果展;中央大學則是。參加教育部所舉辦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展現大學回應在地需求、推動社會創新的多元實踐力。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十二日和十三日一連兩天在臺北花博爭豔館舉辦今年度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全臺有一百二十一所大專校院參加,中央大學有三項大學社會責任的計畫團隊參與,以展現大學回應在地需求、推動社會創新的多元實踐力。
中央大學表示,參加的包括有「數位偏鄉早療的社會實踐」聚焦偏遠地區發展遲緩兒童的支持需求,結合資工、醫工等專業,透過康復機器人研發、專業人員訓練與社群親職教育,增強偏鄉早療能量,更讓發展遲緩兒的家庭獲得科技輔助與心理支持。
還有結合企管、經濟、客語暨社科、人資、法政等系所共同推動身障者職能培力、數位轉型與影響力治理,並透過「人與地球優先」平台,強化永續價值的社會溝通,積極向大眾傳遞多元、平等、共融(DEI)的價值觀。
中原大學則是舉辦「永續無限城」大學社會責任論壇和成果展論壇,透過跨界交流,凝聚大學、產業與社會力量,共同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夥伴;中原大學副校長吳宗遠致詞時回顧中原自服務學習階段即深耕USR,20餘年來師生將專業知識應用於公益服務,讓教育真正落實於行動。近年更屢獲肯定,展現大學教育推動地方共榮與永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成果展則是從十六日開始,一連四天在中原大學活動中心一樓展出,展區展示有防災方舟、社區營造、文化創生與國際合作等案例,並以時間軸回顧從服務學習到永續實踐的發展歷程,充分展現中原深耕地方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