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燈怪》9/19-9/21高雄登場 8公尺高「燈燈國王」領軍15隻萌偶同享客家童話新體驗


▲《燈怪》9/19-9/21高雄登場貴賓合照。(圖/客委會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高婕/高雄報導】

由客家委員會與紙風車劇團攜手打造的2025全新原創客家親子劇《燈怪》,繼7月於臺北兩廳院藝文廣場首演後,即將於9月19日至21日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圓形廣場演出。連續三天共三場的演出,邀請南臺灣的觀眾一同走進奇幻的「燈怪宇宙」。2025客家親子劇《燈怪》籌備近兩年,由客家委員會和紙風車再次合作,以海洋與陸地共生為背景,描繪瓜族與燈怪世代傳承、守護環境的故事。


▲客委會古秀妃主委表示:「《燈怪》有三個特色。(圖/客委會提供)

客委會古秀妃主委表示:「《燈怪》有三個特色,一是機械愈來愈精密,機械佈置越來越來高規格;二是客語量更多,但觀眾不需擔心看不懂,劇中運用技術跟方法克服語言障礙,連小孩都看得懂,臺北首演時受到大小朋友的喜愛;第三是劇情和一般童話大圓滿大歡喜的劇情不同,結局是分離的,但分離是有美好的目的;這個目的跟過程就邀請高雄的大、小朋友到現場一起來觀賞。特別感謝高雄市政府陳市長及團隊多方面的協助。」。


▲市長陳其邁表示:「《燈怪》傳達的客家『敬天惜物』的生活態度,以及守護家園的精神。(圖/客委會提供)

《燈怪》一劇最矚目的焦點就是三層樓高、身高8公尺、身長11公尺的「燈燈國王」,歷時一年設計打造,內含五千多個手工機械零件,能移動四肢、張嘴噴氣、展翅、眨眼,甚至能與觀眾「互動對話」,栩栩如生。「燈燈國王」將打破劇場舞台框架,穿梭觀眾席,在螢光棒點亮的燈海中現身。演出中許多孩子大喊「燈燈國王!」,國王便以擺頭、眨眼回應,彷彿夢境中的巨獸成為真實的童年記憶。高雄演出將再現這場夢幻時刻,讓南臺灣觀眾親身體驗。


▲客家委員會與紙風車劇團攜手打造的2025全新原創客家親子劇《燈怪》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圓形廣場演出。(圖/客委會提供)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燈怪》傳達的客家『敬天惜物』的生活態度,以及守護家園的精神,高雄市也致力於發展保存客家文化,包括提高客語認證獎金,也特別感謝客委會能夠補助興建這個盤花公園,歡迎所有市民朋友一來體驗客語之美,一連三天週末假期,歡迎大家能夠來觀賞《燈怪》的表演,進場的時候也不要忘了唱瓜瓜歌,特別謝謝紙風車能夠以小朋友喜歡的親子劇碼,吸引更多人能夠來接觸不同的、多元的文化。」。

為了傳承客家文化可以吸引更多的家庭,2025客家親子劇《燈怪》除了巨型燈怪,還有15隻呆萌可愛的「瓜族」與「燈族」一同亮相,在瓜族身上都融入了客家圖騰刺繡與設計巧思,成為既可愛療癒又具文化特色創新表現。演出時,這些人偶角色不僅在劇中與孩子互動,紙風車更將它們可愛的身影製作成大型輸出,觀眾除了欣賞戲劇,也能在現場「打卡拍照」,蒐集15隻可愛角色的身影,留下專屬於《燈怪》的珍貴回憶。

《燈怪》全劇結合3D動畫背景、全偶裝演出與原創音樂,讓孩子在驚奇中自然接觸客家語。特別是原創客語歌曲〈瓜瓜歌〉,旋律輕快、朗朗上口,演出時全場數千人跟著齊唱,瞬間成為「客語洗腦神曲」。高雄場同樣將邀請觀眾一同唱響〈瓜瓜歌〉,讓親子在歌聲中自然「講客」,以快樂方式傳承語言與文化。

總編導李永豐表示:「《燈怪》製作是很不容易的挑戰,在臺灣的藝文發展上非常有創新跟突破,從無到有,感謝客委會給予紙風車很大的創作空間;要到南部演出,其實要花費相當的人力、物力,感謝高雄市政府提供資源,以及邱議瑩委員大力促成到高雄演出。《燈怪》的演出,希望孩子能夠遠離手機,有空參加像這種廟會式的、體驗很多人在一起的歡樂;希望小朋友多接觸多元族群,學習本土語言,養成包容的心來面對多變的未來。歡迎大家來看戲,不是客家人、不懂客家話,也絕對沒有問題,我們在臺北的實驗是成功的。」。
  
《燈怪》高雄場將於9月19日至21日晚上在高雄文化中心-圓形廣場連演三天三場,感謝高雄市政府共同主辦,免費觀賞,自由入座,歡迎南臺灣的大小朋友前往觀賞。詳細入場資訊,敬請關注客家委員會與紙風車劇團粉絲專頁及官網。

※2025客家親子劇《燈怪》高雄場演出資訊
9/19(五) 19:30  9/20(六) 19:00  9/21(日) 19:00
演出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圓形廣場
華客語交錯演出,現場有轉播及華語字幕

Related Posts

1 of 3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