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漾新聞|高科大第三任校長遴選出爐 副校長吳忠信:迎向高科大下一個深度改革的浪潮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第三任校長遴選委員會今(2)日召開第3次會議,經21位委員投票表決,最終由現任副校長吳忠信以過半數最高票脫穎而出。校方會議結束後隨即公告,將報請教育部核定聘任,為高科大校務發展揭開新頁。

今天獲得出線,吳忠信本人表示,「是意外,也不意外」。身為基督徒的他說,「有努力,終能有好的結果」。

先前在大葉大學服務,來到高科大15年半,隨著高科大一起成長。吳忠信說,併校7年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在少子化、資源有限,以及高教環境面臨的衝擊,一切仍需要再向上提升,所以,治校,要有新想法。

如他在治校理念提出的,領航典範、創新無限、人力培力、夢創未來的四大主軸;在校務決策上,能精準洞察、從心出發。並強調:「全方位支持系統」,讓教育重構、教師支持、跨域建構、接軌國際、終身學習,讓一切回歸教育本質,從學生的學習旅程出發。

他同時也打造出「打好根基、迎向轉型」、「整合能量、鏈結城市」、「扎根高雄、航向國際」的短、中、長程校務發展目標。並能稟持「創新思考、即刻行動」的校務執行態度;展望未來,期能打造一種全新的治理感「敏捷而不失深度,創新而兼顧永續。」全面整裝待發,迎向高科大下一場深度改革的浪潮!

高科大現任校長楊慶煜在連任兩屆之後,將於明年二月一日到任。校方也在最近辦理第三任校長的遴聘作業,在由學校組成的遴選小組,於聘任21位遴選委員會中,於9月12日進進行五位候選人的報告,再於9月24、25日兩天,進行第一階段的全校教職員、學生代表投票,在五位候選人中,由潘敏雄、蔡匡忠、吳忠信三位候選人取得晉級,進入今天(10/2)第二輪的遴選委員投票。

高科大校長遴選委員共有21人,經過投票結果,由現任副校長吳忠信獲得過半的最高票,取得當選資格。學校立即在官網公告,表示將報請教育部核定聘任。

這次的校長遴選,總計有五位候選人,除了潘敏雄、蔡匡忠、吳忠信,還包括艾和昌與方德華。

而21位遴選委員,來自教育部、校友、社會公正人士及校內代表等多方專業人士共同參與,包教育部此次派出三名委員,包括教育部常務次長朱俊彰、國立中山大學教授李忠潘,以及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董事長劉嘉茹。

校友代表共有四人,分別是英商葛蘭素史克藥廠專任業務經理于淑君、華陀扶元堂生藥科技董事長朱溥霖、中華民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校友會常務理事黃張水好,以及華洲營造董事長譚本榮。

社會公正人士則有五位學術與產業界人士,包括技嘉科技製造事業群總經理孟憲明、靜宜大學校長林思伶、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講座教授洪瑞華、東海大學副校長張嘉修,以及兼任國立成功大學講座教授與台灣國際造船董事長的黃正弘。

校內教師代表共七人,來自不同學院,包括工學院土木工程系吳翌禎、商業智慧學院智慧商務系許瓊文、海事學院輪機工程系連長華、外語學院應用英文系陳其芬、電機與資訊學院半導體工程系楊奇達、管理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楊景傅,以及水圈學院水產食品科系蔡美玲。

此外,校內行政及教研人員由秘書室專門委員林純慧代表,學生代表則由海洋商務學院供應鏈管理系三年級學生吳寀婕出任。

今天投票的結果,由吳忠信勝出。吳忠信現任高科大副校長,兼任研究發展處研發長及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特聘教授,長年深耕學術研究與校務行政,具備豐富的跨領域領導經驗。

他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班,專長涵蓋高級理化處理、環境觸媒材料製備、廢棄物資材化技術及生物性吸附材製備,學術成果與應用價值兼具。

在校務歷練上,吳忠信曾擔任智慧機電學院代理院長、工學院院長、建工校區綜合業務處處長及化材系系主任,亦曾任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化材系主任與教授、大葉大學環工系教授,以及元培科技大學環衛系助理教授、副教授,行政與教學經驗完整。

國際學術方面,他曾赴美國猶他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訪問學者,拓展國際視野,並積極推動學術合作。此外,他同時具備環境工程技師及甲級廢(污)水處理技術員等專業資格,展現深厚專業背景與產學兼備的實力。

高科大表示,本次校長遴選過程公開透明,凝聚各界共識。隨著吳忠信確定出線,未來在教育部核定後,他將率領高科大持續推動校務精進,強化研究能量,深化產學合作,並以永續發展為目標,帶領學校在國際舞台持續發光。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校務會議 #教育部 #校友力量 #產學合作 #吳忠信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 Posts

1 of 3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