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教

賴清德總統響應「友善米契作捐贈」 偏鄉學童營養午餐吃進健

【記者 江育銓/採訪報導】

 孩子的營養午餐,也能吃出土地的溫度。彩田友善農作與台灣農民組合協會推動的「友善米契作捐贈偏鄉小學」公益計畫,今年再度升級,擴大到金山、萬里 9 所小學,共有 1,483 位學童受惠,總計將提供 15,750 公斤友善米。而這份愛心行動,除了農友的堅持,更獲得總統賴清德的親自響應,加入「認購捐米」行列,為在地農業、學童健康與環境永續注入新能量。

從一片稻田到孩子的餐桌,彩田與農民組合協會走過近十年的努力,雖然過程辛苦,卻一步步累積成守護土地、支持農民、陪伴孩子的力量。
從一片稻田到孩子的餐桌,彩田與農民組合協會走過近十年的努力,雖然過程辛苦,卻一步步累積成守護土地、支持農民、陪伴孩子的力量。

「友善米契作捐贈」行動自 2019 年啟動,從林保署率先捐贈金美國小開始,至去年已經推展到 6 所學校。今年再度擴大,讓更多偏鄉孩子在每日午餐中,吃到健康、安全的在地好米。

從田間走進孩子餐桌的這一份理念,讓許多企業紛紛響應。
從田間走進孩子餐桌的這一份理念,讓許多企業紛紛響應。

彩田友善農作執行長楊儒門回憶,自 2015 年他返鄉輔導農友,推動不用農藥、除草劑與化肥的耕作方式,讓土地慢慢恢復生機。他也帶孩子下田插秧、收割、撿福壽螺,把農事體驗帶進課堂,「孩子在學校吃到自己參與種植的米,農友堅持友善耕作,企業認購支持,這就是一個善的循環。」

這項公益行動除了總統賴清德親自響應,也凝聚了企業與地方團體的力量。
這項公益行動除了總統賴清德親自響應,也凝聚了企業與地方團體的力量。

今年,企業與地方團體也熱情響應。賓航賓士一次購買 3,000 公斤彩田米,總經理林文益說,自己是金山萬里在地人,參與其中別具意義,未來會繼續以企業力量支持在地農業。金山財神廟慈善會秘書長黃湫鑌則指出,慈善會多年來關心地方學童,除了獎助學金,如今也能透過「彩田米」計畫守護孩子的每日營養,「這是另一種教育的延伸」。而在孩子的眼中,這份善意最直接。萬里大鵬國小校長徐嘉鴻笑說,學生參與過插秧、收割後,更懂得珍惜米粒,「很多孩子說學校的彩田米比家裡的更香更好吃,也學會尊重農夫的辛勞。」

種植的彩田米經過學校廚房阿姨的巧手,讓每一粒米飯都香噴噴,萬里大鵬國小校長徐嘉鴻說彩田米從農地到餐桌學生都有親自參與農作插秧收成等歷程,讓學生 可以知道農夫粒粒皆辛苦,小朋友都說吃起來比家裡的米好吃,也很有食農教育意義。
種植的彩田米經過學校廚房阿姨的巧手,讓每一粒米飯都香噴噴,萬里大鵬國小校長徐嘉鴻說彩田米從農地到餐桌學生都有親自參與農作插秧收成等歷程,讓學生 可以知道農夫粒粒皆辛苦,小朋友都說吃起來比家裡的米好吃,也很有食農教育意義。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科長劉啟斌則表示,金山地區水田座落於國土生態綠網北海岸淺山保育軸帶區域,是候鳥遷徙與珍稀物種的重要棲息地。自 2016 年起,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與台灣農民組合協會合作推動「金山地區生態網絡推動實踐計畫」,從最初 2 位農友、1.1 公頃的無毒友善水稻契作開始,至今已擴展至 12 位農友、14 公頃。全程不施化學農藥與除草劑,既打造安全棲地,也保留農田裡的生物多樣性,同時兼顧在地農業生產。

賴清德總統響應「友善米契作捐贈」 偏鄉學童營養午餐吃進健
陪伴著孩子透過農田的實作體驗,到收成變成營養的午餐,看到孩子們都喜歡,老師們也覺得辛苦是值得的。

「友善米不只是一碗飯,更是一份守護土地、支持農民、陪伴孩子成長的承諾。」楊儒門強調,從小小一片稻田開始,彩田與農民組合協會一路走來,將家鄉米送進孩子餐桌,過程雖然艱辛,卻充滿溫暖與力量。他更感謝總統賴清德的支持,以及賓航賓士、金山財神廟慈善會和林保署等單位的長期參與,讓「吃在地的米,長出對土地的愛」,這份行動能不斷傳遞下去。

Related Posts

1 of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