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漾新聞|營建土石方去化卡關 議會怒籲市府速解套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不肖業者濫倒廢棄物,讓營建剩餘土石方去化問題雪上加霜。高雄市議會今(2)日召開「營建剩餘土方去化說明會」,由議長康裕成主持,要求市府工務局、地政局、都發局、農業局、海洋局、水利局、經發局與環保局聯合提出報告。康裕成強調,土石方處理不僅攸關工程進度,更影響環境衛生與市民生活,市府必須「開誠布公」誠懇回應社會疑慮。

工務局與環保局指出,營建產出物區分為剩餘土石方與營建混合物R-0503,目前高雄共有12處土資場,其中10處兼收混合物再利用。中央已透過跨局處平台、修法與科技監控,加強源頭管理與最終去處,包括港區填築等方式。工務局並表示,已積極尋找「最終場所」作為去化及暫存點。

然而議員質疑市府怠惰。陳美雅追問,美濃「大峽谷」災害為何未及早防範,並要求公布裁罰情形與衛星監測圖,甚至針對未來掩埋場選址與環評議題,市府應完整交代。市府則允諾將提出相關資料。

多位議員直指「眼前困境才是重點」。方信淵認為市府不應流於法規討論,而要務實協助業者解決停工危機。陳善慧也批評,土石方無去處,導致公共工程停擺,市府應提出具體方案。林義迪則提醒,拖延只會加深民怨,應盡快找到解套之道。

陳明澤則引用農委會函釋,認為依法原可靈活使用合法收容處理所之土方,市府卻擴大解釋,罔顧民間需求,造成城市發展停滯。他強調,市府應輔導並加強監督土資場管理,而非一味設限。

部分議員建議從制度著手。邱于軒強調,協助業者同時,也要展現對民眾的負責態度,建議召開專案報告釐清責任;她並贊同透過修正《高雄市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管理自治條例》,重新界定相關名詞與「最終去處」的規範,以利合法運作。

面對營建剩餘土石方無處可去、工程因此卡關的困境,議會共識明確:市府必須積極尋找去化出路,並在兼顧法令與地方需求間取得平衡,才能避免下一個「大峽谷」悲劇重演。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 Posts

1 of 3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