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第九屆光之藝廊創作獎聯展」從10月4日到15日在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大墩藝廊(四)展出,光之藝廊誠摯邀請社會各界一同參與,見證藝術所蘊含的力量。(圖╱記者孔亮云翻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孔亮云/彰化報導】
由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主辦的「第九屆光之藝廊創作獎」自114年3月啟動徵件,歷經初審與複審,並選出 13 位得獎藝術家。今年以「拾光」為主題,象徵創作者在人生的片段與轉折中,拾起光亮,化為藝術的養分。
▲獲得金獎的藝術家蘇亦禾自小罹患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以畫筆開啟生命之窗,今年更首次以《哈囉!早安》參加光之藝廊創作獎便奪得金獎。(圖╱記者孔亮云攝)
展覽從10月4日到15日在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大墩藝廊(四)舉行,今(7)日下午分舉辦頒獎典禮。這次活動除獲文化部及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指導外,並由龍寶建設、麗明營造、精湛建設與力馥建設等企業鼎力支持參與主辦,義世代名品國際、加和營造以及眾多民間人士也熱情協辦,光之藝廊誠摯邀請社會各界一同參與,見證藝術所蘊含的力量。
▲藝術家羅國彰以《台灣雲豹》同樣獲得銀獎,國彰為輕度自閉症者,作品多以動物為主角,展現單純快樂的聚會與互動,也承載著社會共融的意象。(圖╱記者孔亮云攝)
創會理事長張麗莉表示,光之藝廊創作獎自創辦以來,秉持「發掘、支持、推廣」的精神,致力於提供身心障礙藝術創作者一個平等而專業的舞台。比賽每兩年舉辦一次,透過公開徵件、專業評審,挖掘多樣的創作能量。這不僅是一場競賽,更是一個鼓勵藝術家們表達自我、探索生命深度的重要平台。協會長期投入藝術扶植工作,除了舉辦徵件比賽與聯展,也透過展覽策劃、國際交流與藝術推廣,協助創作者建立自信,拓展觀眾的視野。理事長陳志聲表示:「光之藝廊創作獎不只是獎項,而是一段陪伴藝術家成長的歷程。我們希望讓社會看見這些作品背後的勇氣與情感,並相信藝術能夠連結彼此、照亮生命。」
▲藝術家陳道明以《森林狂想曲》奪得銀獎,他自幼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並伴隨過動症,卻在文字、藝術與音樂之間找到了與世界交流的方式。(圖╱記者孔亮云攝)
這次共有156位藝術家參賽,共選出金獎一位獲得10萬元獎金,另有一位獲得評審團特別獎,獎金也是10萬,13位獲獎者總計頒發獎金計45萬,給予這些藝術家鼓勵。今年底12/02至12/28台灣身心障礙協會更將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舉辦身心障礙藝術家年度聯展,也將徵求共同主辦、協辦、贊助單位,期盼社會大眾共同參與支持,給身心障礙藝術家們一份強大支持力量。
▲歡迎民眾踴躍前往欣賞。(圖╱記者孔亮云攝)
獲得金獎的藝術家蘇亦禾自小罹患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以畫筆開啟生命之窗。自九歲起屢獲肯定,至今已六度榮獲文薈獎,並於2018年榮獲總統教育獎,同年隨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赴日參展。今年更首次以《哈囉!早安》參加光之藝廊創作獎便奪得金獎。
在母親長年無私陪伴下,亦禾逐步走出困境,從特教班裡找到真正的同伴,也在藝術中建立起自信。他的作品以鮮活的昆蟲與繽紛的色彩為題,展現對生命的熱愛與對世界的好奇,象徵著他勇敢綻放、不向命運低頭的姿態。
藝術家陳道明以《森林狂想曲》奪得銀獎,他自幼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並伴隨過動症,卻在文字、藝術與音樂之間找到了與世界交流的方式。他將注音、字母化為畫中草木與景象,並持續探索油畫、木工與陶藝。童年學琴的經驗,也讓他展現音感天賦,如今更以薩克斯風考取街頭藝人證照,成為光復新村熟悉的演奏者。對道明而言,文字、畫筆與音符是獨特的語言,也是他綻放生命光彩的座標。
藝術家羅國彰以《台灣雲豹》同樣獲得銀獎,國彰為輕度自閉症者,在家人與師長的支持中,羅國彰將生命經驗化為創作養分,透過畫筆描繪出一個多元、和諧、充滿包容的世界。他的作品多以動物為主角,展現單純快樂的聚會與互動,也承載著社會共融的意象。對國彰而言,創作既是自我療癒,也是分享,他希望觀者能在作品裡感受到溫暖與啟發。
「拾光──第九屆光之藝廊創作獎聯展」從10月4日(六)到10月15日(三)在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大墩藝廊(四)展出,歡迎民眾踴躍前往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