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由文化部及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指導,平安基金會、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後簡稱岡山障福中心)與國際扶輪3510地區高雄新市鎮扶輪社共同主辦的「紙感生活 美好日常」藝術展,10月14日至11月2日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樓ART咖啡藝廊展出。此次展覽以紙漿創作為主軸,透過身心障礙者的雙手與創意,將生活點滴化為具溫度的藝術作品,呈現藝術平權的真實樣貌與多元生命力。
本次展覽邀集岡山小作、路竹小作及成人日照近50位服務對象共同創作,創作者包括唐氏症、自閉症、腦麻、思覺失調症、心智障礙者等不同障別的身心障礙者,在特殊藝術教育協會、台灣愛延續協會專業講師指導下,歷經五年藝術課程的學習與累積,首次挑戰以紙漿為主要媒材進行創作。展場中展出超過50件作品,包含立體雕塑、畫作、紙漿擺飾、布包與粉彩畫月曆等多元形式,呈現服務對象眼中「美好日常」的真摯感受。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表示,「紙感」不僅是創作媒材,更象徵身障者以雙手感受生活、賦予廢紙新價值的歷程。此次展覽不僅是展現藝術教育成果,更實踐藝術平權的精神,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優質教育」(SDG4)與「減少不平等」(SDG10)。期待透過藝術創作成為促進共融的橋樑,縮短弱勢族群的文化參與落差,同時以環保素材實踐永續與美學並行的理念。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進一步指出,過去服務對象一直期盼有朝一日能在公共場域舉辦大型畫展,透過畫作撫慰人心、展現自我。為了替他們圓夢,中心自五年前起外聘專業師資,安排藝術創作課程,讓服務對象接觸油畫、粉彩畫、等不同媒材,培養藝術表達力與自信。每年作品都會以巡迴方式展出,足跡遍及國軍左營總醫院岡山分院、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岡山文化中心、岡山區公所等地,今年更首次至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
開幕式在木箱鼓組曲演奏中揭開序幕,由岡山小作所服務對象阿源擔任主持人。他親手將自己創作的「燈塔」畫作贈予社會局代表,象徵岡山障福中心作為北高雄地區身心障礙者的守護燈塔,持續照亮希望與前行的道路。活動中,服務對象也親自送上2026手繪文創月曆,感謝高雄新市鎮扶輪社攜手岡山扶輪社、路竹扶輪社、阿公店扶輪社、高雄濱海扶輪社、高雄燕之巢扶輪社、北高雄扶輪社、旗山扶輪社、旗山東區扶輪社支持,使活動順利辦理。
此次展覽不僅展現服務對象在藝術學習中的自信與成長,也讓更多民眾看見他們以創作訴說生活的力量。誠摯邀請喜愛繪畫的朋友蒞臨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