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金政美/台北報導
隨著生活壓力與作息不規律,落髮問題在台灣日益普遍。根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統計,約有四成30歲以上成年人曾經歷不同程度的掉髮問題,其中男性雄性禿占比超過60%,女性型落髮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不少人誤以為「擦生髮水」就能解決掉髮,但專家提醒,這樣的觀念可能導致治療延誤。植髮與頭皮治療專家林哲佑醫師指出:「生髮水的主要成分多為Minoxidil,能促進頭皮血液循環並刺激毛囊活性,對仍有生長潛力的毛囊有效,但對於已退化或進入休止期的毛囊幫助有限。」
研究亦顯示,單獨使用外用生髮水的改善率約僅為40%至50%,但若搭配口服藥物(如抑制5α還原酶、減少DHT合成),整體改善率可提升至80%以上。林醫師說明:「口服藥物能從體內調節賀爾蒙環境,降低攻擊毛囊的雄性激素DHT;而外用藥物則直接刺激毛囊活性。雙管齊下是目前臨床證據支持的最佳治療方式。」

另外,有部分患者在開始使用生髮水的前一至兩個月,會出現「掉更多」的現象。林醫師指出,這是毛囊從休止期轉為生長期的過渡期現象,屬於正常換髮反應。「但若使用數月後仍未見改善,或掉髮持續加劇,就代表毛囊可能已進入不可逆階段,必須考慮更積極的治療方式。」
除了藥物治療外,生活習慣對毛囊健康也有顯著影響。根據美國皮膚科學會(AAD)建議,規律睡眠、減少壓力、維持均衡飲食,並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鐵、鋅及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都是維持毛囊健康的關鍵。此外,戒菸、避免長時間曝曬,也能減少對毛囊的負擔。
心理層面同樣不容忽視。根據國際多項臨床觀察統計,約有三成落髮患者同時出現焦慮或自信下降等心理影響。林醫師提醒:「保持良好心態與適度運動,能幫助穩定賀爾蒙,對治療成效也有加乘效果。」
林醫師最後強調,落髮治療應該是整體性、長期的管理,而非單靠外用產品。「若出現髮線後退、頭頂稀疏等初期徵兆,就應盡早尋求醫師協助,經專業診斷制定個人化療程。唯有透過口服與外用藥物雙重治療,並搭配健康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延緩落髮、改善髮量,重拾自信外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