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教育不僅在課堂裡,更在生活中發光。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今(16)日舉辦「114年度社會教育與藝術教育貢獻獎」頒獎典禮,共表揚13個團體與13位個人,感謝他們長年推動社會公益、藝術教育與文化傳承,以行動實踐「教育即生活」的精神,為城市注入善與美的力量。
圖/鼓山區中山國小弦樂團現場為獲得表揚團體與個人表演悠揚弦樂。
教育局專門委員張紋誠表示,今年獲獎的團體與個人,皆長期投入社會公益與教育服務,從弱勢族群、環境永續、高齡照護、語文推廣到藝術教育,無私奉獻令人敬佩。他說:「教育的本質是分享,透過表揚,讓社會看見這些默默付出的力量,並激勵更多人一起投入公共教育。」
圖/高雄市教育局張紋誠專門委員表揚長期投入社會公益,協助推動多元弱勢族群個人與團體,呼籲更多人加入推動社會教育與藝術教育的行列。
社會教育貢獻獎得主之一可寧衛股份有限公司長期與市立圖書館合作推動「閱讀永續」環境教育,並研發教材、走入社區宣導環保理念。崇義文化教育基金會多年頒發獎助學金、推廣品德教育及「大、小狀元經典考試」,落實文化紮根。透南風教育基金會則投入偏鄉教育資源,推動「閱來閱愛讀冊」贈書計畫,陪伴弱勢學童養成閱讀習慣。
圖/鼓山區中山國小弦樂團現場為獲得表揚團體與個人表演悠揚弦樂。
勞工局博愛職業技能訓練中心致力於協助身心障礙者習得技能、考取證照並開創職涯,讓學習成為自立的力量。飛客基督教協會長期推動社區、高齡與家庭教育,打造跨世代學習社群。湖內區文賢社區發展協會則以防災教育為核心,從幼兒到長者推廣資源永續觀念,實踐全齡學習。
圖/楠梓特教畢業學生力政文,現場用心作畫,他的作品著重在字體創作表現;作品在國內外世界陸續展出,現場他創作第500個「美」字的符號與圖騰。
個人獎得主中,公益藝術家協會理事長張筑貽長期關懷弱勢族群,以出版《祖父母生命故事》推動高齡與生命教育;南隆國中張治文創新語言教育,發展客華英三語沉浸式課程;新上國小鄭雅娟結合高齡與特教資源,照顧身心障礙及弱勢學童;山頂國小洪榮昌推動家庭與多元文化教育,協助弱勢學子建立文化認同;五甲國小楊振玉深耕社區語文與藝術教育,打造友善共學環境。
藝術教育貢獻獎部分,凱旋國小以「全人教育」為理念,改造校園空間、設置藝術步道,讓孩子在美感中學習。嘉興國中設有北高雄唯一的美術藝才班,培育無數藝術人才。龍肚國中則以皮影戲為特色課程,結合客家文化推廣傳統技藝。小港國中以懷舊美學打造校園文化,舉辦「你有才藝,我有舞台」活動,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前鎮高中推動跨域雙語美術課程,融合文化創作與語言學習,展現學生藝術實作力。
績優團體獎由大東藝術圖書館與高雄市立美術館獲得。前者以「藝術閱讀」為核心,館藏豐富並推動校園藝術閱讀;後者則深耕南方美學,透過內惟埤文化園區結合藝術、生態與文化,打造人人可近用的公共藝術空間。
在個人教學傑出與活動奉獻獎中,文府國小王永志將影像藝術帶入校園,引導學生拍攝微電影;楠梓特殊學校退休教師葉世原創立「原生藝術育成中心」,推廣特殊生藝術創作;高雄中學解芮君創立合唱社與古典音樂社,培養學生音樂美感;林園國小羅予妍以數位科技結合藝術教育,推動教師社群共備;四維國小黃瑋凌致力於合唱與鄉土歌謠教育,讓孩子在音樂中認識土地。
圖/楠梓特殊學校退休教師葉世原創立「原生藝術育成中心」,推廣特殊生藝術創作。
活動奉獻獎得主昭錦歌仔戲坊團長陳昭錦深耕傳統戲曲二十餘年,推廣本土戲曲教育;中正國小校長陳棨信打造藝文學校環境與「魔法舞台」,讓師生共同展演創意;維新國小曾芳琪則以兒童繪畫社團與校園美術館,讓偏鄉學童在藝術中成長。
圖/高雄市立楠梓特殊學校退休教師葉世原老師(右一)與「高雄市原生藝術育才中心」藝術家力政文(左一)。
這場充滿人文光芒的頒獎典禮,不僅見證高雄教育的深厚底蘊,更彰顯城市文化的柔性力量。教育局期盼,這些教育者與團體的熱情與信念,能持續激勵更多人投身社會教育與藝術教育,讓學習的種子遍地開花。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