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燕子口堰塞湖水勢回穩 林業署啟動降挖與監測 強化下游防護

562335495 1128131962832670 5467611322730103489 n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現場觀察水勢穩定,未對下游造成立即性威脅。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記者宋佳景/綜合報導】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一帶因邊坡大規模崩塌形成的堰塞湖,經持續監測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18日表示,目前湖水已自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並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雖水量略增,但流勢平穩,下游風險已降低,相關單位同步展開壩體處置與監測工作。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CCTV影像顯示,今日凌晨2時30分左右,湖水開始漫淹靳珩隧道西口路面,隨後沿隧道向東流動,溢流水自東口流出後即回到道路兩側並匯入立霧溪主河道。現場觀察水勢穩定,未對下游造成立即性威脅。

562262271 1128131966166003 772925180516900746 n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一帶因邊坡大規模崩塌形成的堰塞湖。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為即時掌握壩體狀況與堰塞湖變化,林業保育署與廠商今晨進入現場勘查,並自新台8線開設約30公尺便道銜接舊台8線,以利後續抵達壩體邊進行降挖作業及安全評估。同時請成功大學堰塞湖防災團隊與陽明交通大學協助監測與數據分析,重新評估潛在影響範圍。

562387043 1128729272772939 4899121619530781394 n
林業保育署與廠商進入現場勘查,以利後續抵達壩體邊進行降挖作業及安全評估。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初步水文模擬顯示,若堰塞湖在1小時內潰決,潰決水量約在50分鐘後抵達下游錦文橋,河床水位上升約5公尺,過橋後因河道擴寬,預估水位增幅降至約2公尺。下游富世村民樂部落地勢高於河床約10公尺,台電東部發電廠立霧機組高出約5公尺,雖不致立即受威脅,但相關居民昨已預防性撤離,官方仍維持警戒。

行政院顧問李孟諺今日清晨再度前往現地會勘,並與公路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地方政府研議壩體穩定監測、降挖與導流可行性,以確保下游居民與設施安全。

565660607 1128729269439606 5794197727288931099 n
花蓮分署指出,目前靳珩隧道至燕子口路段仍列為警戒區,公路局已實施交通管制。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分署指出,目前靳珩隧道至燕子口路段仍列為警戒區,公路局已實施交通管制,呼籲民眾切勿擅自進入溪谷或靠近堰塞湖觀察,以免發生意外。

外界關注此次燕子口堰塞湖為何能迅速介入處理,林業保育署說明,該處壩體規模較小、緊鄰台8線公路,機具與人員能快速抵達。相比之下,馬太鞍溪堰塞湖位於海拔千公尺深山峽谷,無道路可通,步行進入需時逾五日,加上壩體高達200公尺、土石量體巨大、河道狹窄彎延,無法在初期進行工程介入,兩者條件截然不同。

565306304 1128909566088243 8544485051723513783 n
太魯閣燕子口壩底滲流水量今晨略有增加,水位距壩頂不到5公尺,壩體仍處不穩定狀態。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分署強調,太魯閣燕子口壩底滲流水量今晨略有增加,水位距壩頂不到5公尺,壩體仍處不穩定狀態,不排除短期內可能因壩體滲流破壞或溢流潰決,相關單位將持續監測壩體結構與水位變化,並與太管處、公路局、地方政府及台電協調防災應變措施,提醒下游居民暫勿返回,也請民眾避免進入溪床活動,以維護生命財產安全。

這篇文章 燕子口堰塞湖水勢回穩 林業署啟動降挖與監測 強化下游防護 最早出現於 暢NEWS – 新聞觀點,暢所欲言

What's your reaction?